哥们,你知道当代互联网上什么东西最不值钱吗?
是深情。
你知道什么东西最值钱吗?
是“我觉得你深情”。
这套逻辑,放在电竞圈,就变成了每年赛季末的各种“全球战力榜”。
说白了,这玩意儿不是一个竞技排名,它是一个情绪按摩工具,一个大型赛后甩锅现场,一个给各个赛区粉丝互相拉踩提供弹药的军火库。
最近,那个所谓的“LOL年度最终全球战力榜”又火了。
火得莫名其妙,火得让人想笑。
就像你们公司楼下那个Tony老师,拿着一本你完全看不懂的日文杂志,指着上面的发型告诉你,这是东京最新的潮流,剪一个,你就是涩谷街头最靓的仔。
你剪吗?你可能不剪。但这不耽误你觉得Tony老师好像很懂。
这个榜单,就是电竞圈的Tony老师。
一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榜单的神奇操作,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LCK,韩国赛区,轻松包揽前四。
T1、GEN、KT、HLE,四家韩国公司,直接垄断了董事会席位。
排名第一的T1,1662分。
理由是啥?
世界赛三连冠(原文如此,但我们都知道是S13冠军)。
这里就体现出榜单的第一个精髓了:结果导向,但只导向它想让你看的那个结果。
T1一整年磕磕绊绊,联赛里被各种捶,常规赛战绩39胜18负,放LPL这数据,早被喷成篩子了。
但人家牛逼就牛逼在,人家专攻“期末考试”。
平时小测验60分飘过,期末直接给你干到满分,还顺手拿了全额奖学金。
这就好比你们部门那个平常上班摸鱼、开会打盹的同事,年底突然搞定了一个超级大单,老板直接把他评为年度优秀员工。
你气不气?
你当然气。
但你能说啥?
人家的KPI完成了,而且完成得超纲了。
T1就是电竞圈的“大单哥”,人家玩的是最后一把梭哈,而且每年都能赢。
一次是运气,两次是实力,三次……三次就是玄学,是主办方都得敬三杯酒的因果律武器。
然后是第二的GEN。
全年战绩46胜8负,堪称劳模,数据刷得油光锃亮,春夏双冠,结果世界赛关键时刻掉链子,输给了KT。
GEN就像那种从小到大次次考第一的学霸,所有人都觉得他清华北大稳了,结果高考当天闹肚子,最后去了个一本。
你说他不行吗?
他平时作业写得比谁都漂亮。
但关键考试拉了,就只能在“优秀毕业生”名单里排第二。
这个榜单,把GEN排第二,就是在告诉你一个残酷的职场法则:没有功劳,就没有苦劳。
你996一整年,不如人家摸鱼一个月最后搞个大新闻。
至于KT和HLE,一个亚军,一个八强,能挤进前四,更是把“圈子文化”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讲白了,我们LCK是一个整体,我们自己人玩,我们内部形成商业闭环。
哪怕HLE世界赛成绩不咋地,但人家拿过一个什么“第一赛段先锋赛冠军”,这种头衔你听都没听过,但它就能变成积分,变成排名。
这就叫“内部加分项”。懂了吗?
二
聊完韩国优等生,我们再来看看LPL这边,简直是一部《差生破防实录》。
榜单前四,一个LPL的都没有。LPL的第一支战队,直到第五名才出现。
你猜是谁?
JDG?不对。BLG?更不对。
是AL,AL战队。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真的没忍住,把刚喝进去的美式给喷了出来。
AL排第五?分数1562,总战绩44胜18负。
这已经不是魔幻现实主义了,这是量子力学。
AL在LPL观众的印象里,常年是季后赛边缘挣扎的角色,突然之间,在“全球战力榜”这个平行宇宙里,他们成了LPL的牌面,成了对抗LCK的第一道防线?
这个榜单的制定者,可能不是用数据在分析,他是在炼丹。
这背后传递出的信息是什么?
是“我,榜单制定者,比你们所有看比赛的人都懂LPL”。
你们看到的胜负,都是表象。
我通过我的独家算法,看到了AL体内蕴含的洪荒之力,他们才是真正的被选中者。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
第六名,滔搏TES。第八名,Bilibili Gaming,BLG。
TES力压BLG。
朋友们,让我们回顾一下S13赛季。
BLG拿了什么?
春季赛亚军,MSI亚军,夏季赛亚军,世界赛亚军。
一年四个亚军,被戏称为“四亚王”,虽然听着憋屈,但这也证明了,除了最后的冠军,他们一整年都站在离冠军最近的地方。
他们是实打实地跟世界顶尖强队打满了BO5的队伍。
TES呢?
世界赛外战一场没赢,被LCK剃了光头。
阿水直播都说下赛季可能要休息了。
结果呢?在这个榜单里,TES的排名比BLG高。
这叫什么?
这叫“PPT做得好,升职加薪少不了”。
BLG就像那个吭哧吭哧在产线干活的老师傅,产品做了无数,次品率也低,但就是不会写报告,不会跟领导汇报。
TES就像那个天天在办公室里跟老板画大饼的“战略总监”,动不动就是“生态化反”、“赋能”、“顶层设计”,PPT做得飞起,听得老板热血沸腾。
至于项目落地?
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在老板心里的“战力排名”高。
这个榜单,就是一份典型的“唯PPT论英雄”的KPI考核表。
它奖励的不是实际战绩,而是“理论上的可能性”和“故事的动听程度”。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三
所以,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个榜 LPL赛区真的就全面被碾压,没救了吗?
如果你的情绪被这个榜单牵着走,那你就输了。
这个榜单的存在,本身就不是为了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它的核心价值,是“制造冲突”。
LCK包揽前四,是为了让LCK的粉丝有优越感,让LPL的粉丝有危机感。
AL排第五,是为了制造“凭什么”的疑问,引发社区的激烈讨论。
TES力压BLG,更是精准地在LPL内部引爆了一颗炸弹,让两边粉丝吵个天翻地覆。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流量。是生意。
你以为你在讨论战队实力?不,你只是在为平台的DAU(日活跃用户)添砖加瓦。
至于LPL的出路,真的靠“组建银河战舰”吗?
这又是另一个经典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思路。
当一个公司业绩下滑时,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花大价钱去挖别家的明星高管。
但这有用吗?
短期可能有用,长期来看,如果公司的土壤、文化、流程都是烂的,那再牛逼的空降兵也得被磨平棱角,最后变成老油条。
LPL的问题,从来不是缺钱,也不是缺天才少年。缺的是什么?
是耐心。是一种能让天才少年成长为Faker那种定海神针的体系和环境。
我们总想着一步登天,一年就拿世界冠军。
今年不行,明年就推倒重来,换一批人再试。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跟炒A股的散户有什么区别?
这个榜单,就像股市里那些所谓的“专家荐股”,今天告诉你这个要涨停,明天告诉你那个是黑马。
你信了,你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所以,看到这种榜单,最好的心态是什么?
笑一笑。
然后关掉网页,去打两把排位。
毕竟,电子竞技的魅力,在于泉水爆炸前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不是在一个Excel表格里,被人提前定义了你的“战斗力”。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