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日子遇“路霸”?河北新人弃婚车走人,50条烟的要价惹众怒

11月5号上午,河北廊坊一对新人的大喜日子差点被搅黄了。婚车刚从酒店停车场开出来,还没走出多远呢,就被几个人给堵住了。这帮人也不客气,张嘴就要50条普通烟,要不就给10条好烟,不给就别想过去。

这事儿听着就邪乎。新人本来满心欢喜准备接新娘,哪想到半路杀出这么档子事?司机老宋说了,这几个拦车的根本不认识,既不是亲戚也不是朋友,就这么突然冒出来伸手要东西。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哪个朋友开玩笑呢,想着给点喜糖喜烟就打发了。结果人家态度特别硬,摆明了不给够数就不让走。就这么在酒店门口耗着,一耗就是快一个钟头。

你想想,婚礼那边时间卡得死死的,接亲车队、仪式流程都安排好了,这一耽误全乱套。新人急得不行,可又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想搞得乌烟瘴气。最后俩人一合计,干脆车也不要了,打了个出租车就走了。

这事传出去以后,网上炸开了锅。有人去问当地街道办咋回事,工作人员那话说得更让人来气:“婚车被拦不是挺正常的嘛,不拦反而没气氛。”这话一出,评论区直接吵翻了天。

讲真,这叫哪门子的“气氛”?要是发几包喜糖、散几支烟,大家乐呵乐呵也就算了。可这次人家要的可是50条烟啊,按市面上最便宜的算,怎么也得六七千块钱吧?这哪是讨喜钱,分明就是趁火打劫。

北京有个律师叫周兆成,人家专门研究这块。他说得明明白白,拦路要钱要东西,金额大了还威胁人,这事儿已经够得上敲诈勒索罪了。按法律规定,敲诈勒索两千块左右就能立案了,这次要六千多,早就超标了。就算最后没拿到东西,只要有这个意思并且动手了,照样可能犯法。

你还别觉得这是个例。这两年类似的破事多了去了。

去年河南项城那边,有个姓张的男的专门拦婚车要烟要红包。第一次被抓进去关了七天,放出来还不长记性,接着干。最后又被抓,这回直接关了十三天。警察说他这是死性不改,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

今年四月份,长春那边更狠。一哥们冲出来拦婚车要红包,新人没给,他直接把劳斯莱斯车头上那个“小金人”车标给掰断了。那可是名贵车标,赔起来可不是小数目。婚庆公司后来说,这人不是头一回干这事了,属于惯犯。

更难办的是碰上老年人拦车。今年十月河南周口那次,几个老人把婚车围住了,新人发了红包给了烟,老人家还不走。最后司机好说歹说才把人劝离开。

这种情况最让人头疼。你说老人家吧,又不好动手又不好说重话,怕伤了人家还怕被人说不尊老。可就是有人吃准了这个心理,拿年龄当挡箭牌。

更过分的还有。前年安徽阜阳那个,直接把腿伸进车底下,跟司机说“你动一下试试,撞着我你负责”。这简直就是耍无赖嘛。最后拿了三十块钱的烟才算完事。

说到底,这事儿到底算不算违法?有些地方的人说这是老传统、老习俗,图个喜庆。可北京理工大学有个法学副教授叫孙本雄,他说得在理:风俗得讲自愿,不能妨碍别人,更不能侵犯别人的权益。

你想啊,要是新人自己愿意,高高兴兴发点喜糖喜烟,大家乐一乐,这没毛病。可人家明显不愿意了,你还拦着不让走,这就变味了。尤其是张口就要几千块钱的东西,威胁不给就别想走,这已经不是讨喜,是明抢了。

廊坊这对新人最后没报警,估计是想着赶紧把婚礼办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这就给那些拦车的人壮胆了——反正也没人追究,下次还能继续干。

其实按规定,就算当事人不报警,警方也可以主动查。扰乱公共秩序、强拿硬要别人东西,这都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管的事。婚礼现场那么多人,监控也有,查起来不难。关键是得有人管,得真罚,才能让这些人长长记性。

现在好多婚庆公司都学聪明了,出车之前专门研究路线,哪条路容易被拦就绕开,还得安排人提前去“打点”。有的干脆雇几个壮汉跟着车队,真遇上事儿好处理。可这些都是没办法的办法,治标不治本。

根子上还是有些地方对这事不够重视,执法不严格。很多人拦完车拿了东西就跑,没人追究。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这事儿不算个事儿,甚至有人专门靠这个来钱。

拦婚车这个习俗本来挺好的,老人图个吉利,年轻人也乐意分享喜悦。可一旦变成明码标价、强买强卖,甚至威胁恐吓,那就彻底变质了。不能让所谓的“传统”成了违法的借口,更不能因为是喜事就纵容这种行为。

说句实在话,真要是为了喜庆,新人高兴地给点喜糖喜烟,路人乐呵呵接着,这才是传统该有的样子。现在搞成这样,谁还敢结婚?谁还觉得这是喜事?

法律就是底线,谁碰谁就得担责任。不管你是打着什么旗号,只要强拿硬要、威胁恐吓,那就是违法。该拘留拘留,该罚款罚款,情节严重的直接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廊坊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传统和法律之间的界限必须搞清楚。尊重传统没错,可前提是这个传统不能伤害别人,不能违法。否则的话,再美的名头也只是遮羞布罢了。

你们那边结婚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遇上了都是怎么处理的?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