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真正正发生在日本旅游圈的事。
老张前阵子带着蛋总和丁丁跑去日本妻笼宿徒步,原本想着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踩着江户时代的石阶,顺便拍拍照,心里美滋滋。
走着走着,前头的丁丁突然来了一嗓子:“快看,这有个‘熊出没注意’的牌子!”仨人一拥而上,赶紧拍照、合影,蛋总还顺手摇了下挂着的熊铃,嘴里嘟囔,这玩意儿声音真好听,估计能驱邪。
铃一响,队伍又噤声,大家都不说话了,空气里多了点紧张。
刚走没几米,第二块“熊出没注意”又冒出来。
再往前,第三块牌子也来了。
这一回,仨人的脚步明显加快了,互相对视一眼,谁也不吭声,心里都在盘算:咋感觉这地儿离熊窝不远了?
老张边走边用手机查了查,结果把自己吓个半死。
官方资料写得明明白白,就在他们走的这片山头,熊的数量加起来超过三千七百头。
还没等他把消息告诉蛋总和丁丁,又刷到了新新闻——白川乡(就在妻笼宿两百公里外),一个西班牙游客拍照时直接被熊扑倒,伤得不轻,景区立马封了一块地。
白川乡可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常年游客跑得比火车还多,原本大家觉得日本景区安全得很,没想到这回直接破防。
他们那天原本打算慢慢悠悠走四小时,结果不到两小时就像比赛一样冲到终点。
到了旅馆,大家坐下来复盘,才发现日本中部这小场面根本不算啥。
按日本环境省的统计,到今年九月底,全国熊伤人事件都快过百了,伤了一百零八人,死了七个,算下来是有数据记载以来最厉害的一年。
过去大家以为只有北海道、东北这些野地才会有熊,现在倒好,熊连公交站、景区入口都不忌讳,光天化日下也敢露面。
十月头一个星期,日本东北地区就闹出三起死亡事件。
有老人采蘑菇被熊弄没影了,有的案发现场连头都找不全,尸体被熊分了好几块。
秋田县那边,网友自个儿搞了个“熊出没地图”,黄色是“出没注意”,红色是“已目击熊体”,密密麻麻的标注盖得像撒芝麻盐一样,一年目击次数超过三千七百起。
老张和蛋总看着这数据,心里一哆嗦,当时开玩笑说想看点野生动物,咋差点成了新闻里的主角?
麦琪喝口茶,悠悠来一句:“咱这算是捡条命吧。”
今年日本的熊,数量多得有点离谱。
生态专家的话脱口而出,“熊的出现频率、靠近人类的距离、攻击次数,今年都飙升了。”不少媒体都提到,熊的食物短缺大大影响了它们的冬眠。
北海道那边的猎友会会长玉木康雄直说,往年十二月底所有的熊都睡了,今年倒好,还在外面溜达。
如果熊储存脂肪不够,睡眠就不踏实,半夜饿得醒了,变成半梦半醒的“起床气熊”,那脾气比谁都大。
北海道正是中国游客冬天最爱去的地方,尤其是滑雪。
每年头两个月,大批中国游客飞奔二世谷、旭川,滑雪、泡温泉、撸牛奶,拍小甜品。
现在光顾着查雪道不够,路上还得查查“避熊线路”。
小红书里都在问,今年一月底到底敢不敢去北海道?
评论区里有人像开玩笑,实际都是真怕:“地震预言我都没怕,看了熊新闻是真不敢去了。地震可能不来,熊真能来咬人。”大家一边后怕一边乐呵地说自己在哪儿擦肩遇上熊,像说段子一样。
其实熊多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吃的不够。
熊主食很单一,秋天就盯着山毛榉和橡果,准备能量过冬,囤得多就能睡得香。
这一年偏赶上霉头,果子少,掉得还早,熊们脂肪囤不够,秋风一来就撑不住了。
饿着肚子的熊,那可真是谁都不怕。
它们开始溜达到村子边,寻思着垃圾桶、果园、宠物饲料筒,啥能吃啥能捡都得试试。
日本人家里院子里种柿子、苹果、栗子,熊翻篱笆进去摘得比谁都熟练。
要是只是饿倒也罢,偏偏今年气温又高,山林暖和得很,熊也不着急睡觉。
能量没存够,环境还暖着,于是一直在外面瞎溜达,而且溜达得越来越远。
这几年,日本乡下人少了,山林没人打理,成了半野的地界,熊连个阻拦都没有。
以前熊怕人,现在人少了,熊反倒觉得人类地盘是它新家。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讲究得很,反倒有漏洞。
城市边上的垃圾投放点、饲料桶,成了熊的新食堂。
熊们闻着味来,吃上瘾了,还能回头再来。
它不会说谢谢,但路线记得清清楚楚。
熊妈今年更狠,经常带着崽一起下山,监控里常能看到一家子熊横着走。
熊的行为模式都变了,熊的专家都说这可是要大事化了。
说到旅游,日本今年还是热得很。
观光厅数据一亮,今年七到九月,外国人来日本花了两万多亿日元,客流量历史最快破了三千万。
中国游客一直是主力,签证方便,航班多,吃饭顺口,买药妆、吹风机、咖啡壶,一样都不落。
谁能想到山里熊突然多成这样,心里能不嘀咕?
小红书上有个网友直接说:“大地震预言我都不怕,看完熊新闻真不敢去。”传播快,影响大,尤其是北海道、秋田、中山道这些原本治愈系的地方,现在在大家眼里成高风险地带。
日本政府其实也知道问题严重,去年北海道就又搞起了“春季猎熊计划”。
猎友会、研究会、林业联合体都上山,打算控制熊的数量。
这事儿难说有效果,但起码态度在那呢。
说实话,新闻出来后不少中国游客退了票,查签证、航班的还多,但真的被彻底吓跑的还不算太多。
大部分人变得谨慎,出门前都先查查熊的动态,跟以前无脑冲比,多了点安全感。
真要是碰上熊,经验老道的山林人都说:千万别跑,别叫,更别跟熊对视。
熊见你跑,追逐本能就上来了,比火车头还快,你想溜都溜不掉。
最稳妥的法子就是根据距离冷静应对,离得太近就躺平,起码还能留个全尸。
河南人咋说?
熊要是动真格的,谁也跑不过它,老实点,命要紧。
说到这儿,熊灾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熊从山里下来找吃的,连人类的地盘都敢当自家厨房。
日本的樱花、温泉、滑雪虽然诱人,可熊的脚步声更真切。
中国游客来日本,除了带好钱包,可能还得考虑带个熊铃。
咱们不劝谁去不去,就想问问:要是你碰上这事,心里咋想?
还敢一个人去日本山里溜达吗?
有啥想法,留言唠唠,别光自己吓自己,咱一起吐槽吐槽,聊聊怎么才能既玩得开心,又不被熊吓到。
说到底,安全和乐趣谁不想兼得?
旅途中遇到个大熊,算不算人生难得一见的奇遇?
旅界君在群里等你,咱们接着聊!
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