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亏损还不够?成龙的情怀为何救不了港片!

国庆档档期乱象无赢家,《志愿军3》苦撑排片,《731》意外逆袭冲击新纪录

国庆期间13部大片疯狂混战,居然没有一部电影能让人眼前一亮,这话搁在今年国庆档,别说饭后聊天时的吐槽,就连排片都一度陷入迷之尴尬。你看《志愿军3》勉强守住单日票房首位,人家《731》居然上映15天还能咬住不放,要不是它们俩在前面顶着,今年国庆档要被说成“全军覆没”,我看也真不算冤枉。走在电影院门口,售票员冷得拉袖子,手里票根攥了一把,脸上写着“今年够呛”。说起来,这《志愿军3》的场子多得都快成了电影院自家包间,可偏偏观众不怎么给面子,上座率一查,比《731》还低不少,老师我都忍不住暗戳戳地合计一句:冠军靠场次,未免有点胜之不武吧。

影院外面,风都有点萧瑟起来,十几部新片扎推,还以为豪华盛宴,最后都是“饱汉撒了把冷饭”。你看这数据,10月2号晚上9点,内地票房前三,《志愿军3》、老而弥坚的《731》和让不少老观众直皱眉的《刺杀小说家2》,大家以为的票房黑马,一个也没跳出来。《志愿军3》才三天票房勉强过1.99亿,一听数字都让人打个激灵,主打的历史大片,前面营造气氛做足,最后市场表现有点一言难尽。电影院经理喝茶都分神:假期第一轮测算,完了,今年档期没救了。

票房数据怎么看怎么别扭,单日票房,《志愿军3》过7100万,当然东西南北地宣传挺猛,但排片占比高达20.8%,票房占比也就是25.2%,可是一看上座率,比不过《731》,这节奏,和踢球主场赢了一点点,观众却稀稀拉拉一样。拉张椅子听经理唠两句,他说人气迷之冷淡,观众为啥不买账?多一场少一场,影响没想象的那么大,我就嘀咕一句,真是靠排片压出来的“日冠”,人数热情顶不住,对比一看,《731》正处在反攻路上,不得不叫一声:今年国庆档,老电影拯救市场。

转头说说《731》,本来大家去年底预判今年国庆肯定会被新片踩到脚底下,结果不跌反涨,电影院的排片占比还能稳定在19.8%,这说明什么?院线经理笑就笑在这里——人家业内信心足,观众还在“续杯”,影片上座率冠军可不是说说。上映到第15天,累计票房破16.52亿,原本市场预期让新片抢走所有光环,现在倒好,变成老将伏击新兵,影院大叔拿着账单混着茶水念叨:现在口碑变得不那么重要,只要竞争环境塌方,还有机会逆袭。

操场上小朋友都懂的道理,大场面不一定顶用,《731》口碑其实一直稀松,剧情设定有点让人出戏,但关键对手不给力,市场不争气,反倒腾出来个25亿票房冲击口。今年国庆的大片几乎全军覆没,观众、院线甚至批片的呼吸都开始变重。当口碑一般的《731》开始往纪录线冲刺,身边影迷窃窃私语:今年看电影心情复杂,影院外人都变得佛了,老电影还能干翻新片,这事能写进电影教材,“逆袭”两个字变得格外耐人寻味。

再看《刺杀小说家2》,我坐在电影院零食堆下一边数票根一边琢磨,上映才2天票房破1.12亿,看起来还挺唬人,实际上一问市场期待值,早被拔到半腰。这片排片占比16.8%,票房占比也差不多,关键是上座率很拉胯。以往第一部被夹在《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那么可怕的夹击环境还能轻松10亿票房,这回续集扑街得直接让投资方扎心,剧情被吐槽烂到骨子里,特效水准也掉队,对比前作完全是天差地别。朋友窝在沙发上说:这次能不能破4亿都成问题,腰斩没跑了,看着观众表情可幸福不起来。

老师我不由得感慨一句,国庆档今年是“团灭”既视感。印象里,每年这个时候档期票房都要火热得拉警报,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要排半小时队。可今年再一看,人影稀稀拉拉,哪怕里面开到最后一场都坐不满。和同事在办公室打趣,这场面像反向闹元宵,热度全被掏空。老板补了一句:票房蛋糕分得多,结果没有蛋糕可分,全靠过去吃老本。

说起来,今年港片本该大放异彩。暑期档,成龙一招《捕风捉影》翻身,从烂片之王摘掉帽子,票房12.38亿再度爆红,多少人都觉得港片这回稳了,年年都在盼望的“港片复兴”,是不是搭上了东风?但看看国庆档,《熊猫计划2》成龙带队,结果预售都不敢开,最后无声无息地撤档。电影公司面对市场如临大敌,搞得跟学生考前临阵换题一样,估摸制作方对片子自己都没信心。前作都能靠成龙三字拿3亿,这一部遇上市场低温,干脆跑路真的算明智。

这还没算更惨的,八年雪藏、影迷天天喊着再见的《风林火山》,刚开画面就栽大跟头。朋友拉着大家说一定要去看,说演员阵容都快凑不出来,但电影院门口票贩子脸色泛青,单日票房堪堪过千万,排片占比5.2%,票房占比4.3%,比热搜还难上。导演麦浚龙拍《风林火山》据说胆子比天大,搭建铜锣湾实景撒了1.2亿,顺手再加北京冬天下雪的豪气,搞出4.5亿成本,这数据光听听就让老师我后脊梁发凉。

你再看票房进度,两天连4000万都冲不上去,预测下来1亿都难。账一算,照片方能拿到的37%约分,妥妥亏个四亿大洋,身家都能买个商场了。我一边看新闻一边头皮发麻,这是不是港片影史最大亏损?就盼海外市场突然灵光乍现,港片影迷心态已经练得跟棉花糖一样韧。

影院经理说《风林火山》大问题出在“卖情怀”,情怀已经不顶用了。现在观众好演员看腻了,嘴里念着“神仙阵容”,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高圆圆,全明星开大会,连八十年代港片影迷都忍不住膈应,“你再集体怀旧,剧情是一滩死水也没人买账”,太理直气壮了。你看成龙多年靠烂片出名,《捕风捉影》算一次救赎,人气也得靠作品说话。一站在售票窗口,年轻观众撇嘴:“这些人都谁呀?”

当年港片情怀还管用,现在市场冷到怀疑人生,炒冷饭都炒焦了,影院里飘的都是淡淡的腻味。电影海报贴成花,走廊里没人踩,广告口号喊“再也凑不出的阵容”,老师我凉凉地想,这口情怀的饭,大家真吃腻了。小姑娘跑出来吐槽:“连我妈都说一集不如一集,这么多老演员也没啥意思。” 港片的复兴,光靠回忆杀也未免太轻浮,观众的心思比市场还难掌控。

再回头瞅瞅大盘,《志愿军3》靠排片勉强登顶,《731》逆流冲击新纪录,《刺杀小说家2》实打实掉队,港片《风林火山》破天荒巨亏成标靶,年年盼新作,影迷越等越寡淡。影院老板直言:没人买账,光靠卖人情、怀旧、情怀,全不是市场的长久活法。数据摆着冷冰冰,热闹一场到头来全成空,观众买票跟做选择题,面对的却是“全选无解”。今年国庆档这一摊烂局,教训够重,连想找个真正的赢家出来都难,来年市场要回魂,恐怕还得等观众重新找回热情,光靠炒冷饭真救不了电影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