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结盟催反攻号角,巴铁携手沙特,轰炸卡塔尔引爆美以战略噩梦序章

你能想象那种寂静吗?不是深夜的宁静,而是一种充满了背叛和恐惧的死寂。15架以色列最顶尖的F-35I,就像幽灵一样划过夜空,目标直指多哈。它们下方,就是乌代德基地,上万名美军,还有那个号称能防住一切、价值百亿的美式防空网。结果呢?什么都没有。雷达像是瞎了,系统像是睡着了。那片空域,仿佛成了美军地图上不存在的真空地带。

这种沉默,比战机引擎的轰鸣声还要刺耳,真的。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打击,谁都看得出来。当那栋红色的别墅在精确制导炸弹下化为齑粉,当哈马斯那几个头目的生命瞬间终结,这颗炸弹的冲击波,其实是打在了每一个美国中东盟友的脸上。特别是沙特,利雅得的王公贵族们,我想他们那一刻感受到的,不是多哈的硝烟,而是一股从心底冒出来的寒气。

那把所谓的美国“保护伞”,早就千疮百孔了。9月9日的这次袭击,不过是把最后一块遮羞布给彻底撕了下来。你想想,以色列的飞机从起飞,大摇大摆地穿过沙特的领空,还在空中加了两次油,最后从容地扔下炸弹再飞回去。整个过程,距离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枢纽乌代德基地,不过区区35公里。四个月前,همین套系统还能吹嘘自己成功拦截了伊朗的导弹,怎么一到以色列这儿,就成了个昂贵的摆设?

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这是态度问题。

利雅得看得清清楚楚。所谓的“美国盟友”,根本就不是什么铁打的保险,它更像一张优惠券,美国想什么时候收回就什么时候收回,特别是当以色列的利益摆在桌面上时。美国人的保护,从来都是有选择、有条件的。这种感觉,沙特早就不是第一次尝到了。当年在也门打得最焦头烂额的时候,是谁突然停止出售进攻性武器,在背后捅了一刀?是华盛顿。更让人觉得屈辱的是,美国人竟然堂而皇之地把“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当成升级两国防御协议的筹码。国家的安全,在他们眼里,成了一门可以讨价还价的生意。

多哈上空的烟尘,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沙特王储萨勒曼恐怕在那一刻就彻底想明白了:靠谁都靠不住,战略自主,才是唯一的活路。跟以色列的正常化谈判?停掉,彻底停掉。

幻想破灭之后,就是果断的行动。沙特的目光转向了东方,落在了巴基斯坦身上。一个同样跟美国关系纠缠不清,但手里握着硬家伙的国家。当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签署那份共同防御协议时,整个地缘政治圈都为之一震。

这组合,简直是天作之合,务实到了极点。一边,是沙特,钱多得花不完,但迫切需要一个不看美国脸色的独立威慑力量。另一边,是巴基斯坦,有成熟的军工体系,有跟印度空战的实战经验,军队强悍,但就是缺钱。这不就是“你出钱,我出枪”吗?一个出钱,一个卖命,完美互补。

别小看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当年跟印度在天上狗斗,硬是打下来好几架印度战机,全世界都看到了。更关键的是什么?巴基斯坦的军队,早就深度整合了中式武器系统,从歼-10C战斗机到霹雳-15空空导弹,他们玩得溜着呢。

而且,这两家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了。几十年的交情,是实打实的。上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战后经济崩溃,是沙特慷慨解囊。后来,巴基斯坦派了最好的军事顾问,手把手帮沙特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空军。海湾战争,巴基斯坦军队更是直接开进沙特,保护那些比黄金还珍贵的油田。这种关系,不是美国那种高高在上的支配,而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合作。这才是这次结盟最硬的底子。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真正让以色列和美国睡不着觉的,是那个不能说的秘密。

沙特官员在签约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协议将覆盖“所有军事手段”。听懂了吗?“所有”。这句话的潜台词,几乎就是在公开宣告:巴基斯坦,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伊斯兰拥核国家,将为沙特提供核保护。

这是美国永远不可能给沙特的东西。这一步棋,直接掀了中东的桌子。它打破了以色列几十年来在该地区牢不可破的核垄断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力量的天平。

巴基斯坦在这里,还扮演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一座桥梁。它让它背后的中式武器和作战理念,可以顺理成章地融入沙特的防御体系。这等于给沙特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生命线,一条可以彻底摆脱对西方武器依赖的康庄大道。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关键时刻被别人“卡脖子”了。

对于华盛顿和特拉维夫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战略噩梦。那个维系了美国半个世纪全球霸权的“石油-美元-美军安全”的铁三角,现在,出现了一道肉眼可见的巨大裂痕。

沙特的这一步,示范效应太强了。之前在阿拉伯峰会上,那个建立联合军事力量、搞一个“阿拉伯版北约”的设想,听起来还有点遥远。现在,它得到了最实在的推动。一个把美国排除在外的区域集体安全框架,正在加速成型。埃及、土耳其,甚至是以色列的死对头伊朗,都对此表示了欢迎。一个由地区国家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似乎真的要来了。

最尴尬的,恐怕是印度。莫迪雄心勃勃的“香料之路”计划,非常依赖中东国家的配合。结果现在,自己的头号宿敌巴基斯坦,跟中东最大的金主沙特成了铁哥们。这下好了,印度不仅在中东要被边缘化,回头看看南亚,还要面对一个背后有沙特金主撑腰、只会越来越强大的巴基斯坦。

而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大棋局里,中国,可以说是一个“静默的赢家”。我们一直提倡的不结盟、互利共赢,你看,沙特和巴基斯坦不就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吗?一个潜在的“中-巴-沙”能源与安全合作的轮廓,已经慢慢浮现。这不仅能极大地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为人民币国际化找到新的支点,也为中国的武器装备,在中东这个富得流油的市场,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多哈上空的硝烟,最终炸碎的是美国信用的神话,炸醒的是中东世界沉睡已久的自强意识。以色列或许还能仗着它的军事优势,在短期内继续横行霸道,但它会发现,它的行动空间正在被一个越来越团结、找到了新靠山的阿拉伯世界所挤压。

一个新时代正在拉开序幕。如果美国还不肯放下它的傲慢,不肯改变它那套失衡又充满胁迫感的中东政策,那么它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只会像阳光下的冰山一样,持续融化,直到消失。而那些能提供另一种平等、互利选择的力量,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