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的武汉体育中心,看台上的球迷举着“高洪波下课”的标语,却在下半场第34分钟集体屏住了呼吸。 邓卓翔从中场开始加速,连续晃过两名韩国后卫,禁区外一脚抽射,皮球擦着横梁下沿直钻死角。
这个后来被反复回放的镜头,不仅让国足3-0锁定胜局,更终结了中国男足在国际A级赛中32年不胜韩国的历史。 当时的武磊坐在替补席上,攥着训练服的手指发白,三天后,他将替补登场完成国家队首秀,那时他才18岁2个月。
如今,类似的青春身影正出现在国足训练场上。 最近流出的训练视频里,18岁的王钰栋在边路连续突破,防守队员拼尽全力才将球铲出边线;中场蒯纪闻拿球时,队友们自觉拉开空间,给他留出组织进攻的区域。
引人注目的是廖锦涛,他在分组对抗中多次完成精准直塞,跑动覆盖的范围比同位置球员多了至少10米。“这孩子最近状态特别好,无球跑动和传球时机都找得很准。 ”场边观训的工作人员小声嘀咕。
时间拨回2005年和2010年,国足两次捧起东亚杯冠军奖杯时,类似的青春故事也曾上演。 2005年,朱广沪带领的队伍里有李玮锋、徐云龙这样的“世界杯老兵”,也有冯潇霆、郜林、陈涛等初出茅庐的新星。
他们在对阵韩国时1-1逼平对手,对日本2-2握手言和,最后一场2-0击败朝鲜,第一次站上东亚杯最高领奖台。 但谁也没想到,两年后的亚洲杯,这支被寄予厚望的队伍连小组都没出线,朱广沪的帅位就此终结。
2010年的高洪波则带着另一批年轻人书写了更热血的篇章。 曲波、杜威是经验担当,于海、张琳芃开始崭露头角,最耀眼的是18岁的武磊。
那届东亚杯,国足0-0平日本,3-0胜韩国(邓卓翔的“超远世界波”至今被人铭记),2-0胜中国香港,武磊在最后一场比赛替补登场,完成了国家队的“成人礼”。 可故事的走向和2005年如出一辙,2011年亚洲杯,高洪波带队未能从小组出线,他的执教生涯也画上了休止符。
现在的国足,已经彻底告别了80后球员的身影。 朱辰杰、蒋圣龙这些90后中生代逐渐成为主力,刘诚宇、王钰栋、蒯纪闻、廖锦涛等00后新星正在冒头。
助理教练在训练间隙和记者聊天时提到:“这批孩子的特点很鲜明,像廖锦涛,跑动覆盖面积大,无球穿插意识强;王钰栋的技术细腻度在同年龄段很少见,昨天对抗赛里还上演了一次马赛回旋。 ”
新任临时主帅久尔杰维奇似乎很懂如何激活这些年轻人。2023年杭州亚运会,他用徐皓阳、高天意、陶强龙组成了“青春中场”,虽然没能夺冠,但几场比赛的控球率和进攻效率让球迷眼前一亮。
今年2月的U20亚洲杯更明显,刘诚宇、王钰栋、依木兰这些原本陌生的名字频繁出现在首发名单里,其中王钰栋在对阵日本U20的比赛中梅开二度,赛后被日本媒体称为“中国足球的新惊喜”。
训练馆外的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着东亚杯的赛程。 球迷们在评论区争论得不可开交:“朱广沪和高洪波当年夺冠时,队伍里也有新老交替的情况,后来都栽在亚洲杯上,这次久尔杰维奇能打破这个魔咒吗? ”
“廖锦涛现在的状态比同期的武磊怎么样? 2010年武磊首秀18岁2个月,他18岁4个月,是不是更成熟一些? ”“久尔杰维奇在U20亚洲杯用的那几个年轻球员,这次东亚杯会不会继续重用? ”
训练场边的饮水机旁,工作人员递来冰镇矿泉水,廖锦涛接过水时,记者瞥见他手腕上的护腕,上面印着“2030”的字样。 这是国足这批年轻球员共同的目标:冲击2030年世界杯。 而眼前的东亚杯,或许就是他们证明自己的第一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