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5号涨养老金就到位了,已经发了!我今早翻手机查了三遍,确认不是做梦——银行卡余额里真真切切多了那笔钱。我们单位老同事群里昨天还在讨论,说今年调整通知发得晚,怕是要卡着月底发,没想到政府效率挺高,25号就打钱了,比我预期的还早两天。
我44年工龄,今年每月涨76块。说实在的,这个数不算多,但放在退休前我那会儿,够买半扇猪前腿了。现在物价涨成这样,菜市场的青椒都卖到五块五一斤,76块够我吃俩月青椒炒肉,再添点豆腐白菜,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去年我涨了98块,今年少了二十多,刚开始看账单时还有点心凉,但仔细想想,这两年经济大环境确实紧巴,企业效益不好,年轻人找工作都难,养老金能接着涨就不错了,哪能要求年年涨得跟坐火箭似的?
我楼下张叔跟我同岁,他工龄42年,今年涨了72块。今早遛弯碰到他,他举着手机直乐:"我家那口子非说我涨得少,我跟她掰扯半天——她工龄才35年,去年涨了65,今年涨了60,这不也挺好吗?"张婶在旁边翻白眼:"就会找辙,去年你比我多涨13块,今年就多涨12,差得不多!"俩老头老太太站在树底下唠嗑,倒把小区里的老伙计们都招过来了,七嘴八舌地比对涨幅,有说"我涨80"的,有叹气"我才65"的,但没人真急眼——毕竟大家都明白,养老金调整不是发红包,得按工龄、缴费基数、年龄这些因素综合算,不可能人人一样。
我有个在社保局上班的侄女,前几天还跟我科普:"现在全国养老金池子就这么大,每年退休的人越来越多,能保证5%左右的平均涨幅已经不容易了。"她还说,湖南今年调整方案里,定额部分每人每月加35块,工龄每满一年加1.2块,超过15年的部分再加1.5块,70岁以上再加20块。我算了算,我工龄44年,定额35,工龄部分15年以内15×1.2=18,超过的29年29×1.5=43.5,加起来35+18+43.5=96.5,再扣掉什么倾斜调整?哦对,我还没到70岁,所以没那20块,最后实际到账76,可能是因为去年基数高,调整比例压了降?侄女说具体算法复杂,但总体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我这44年工龄算下来,确实比工龄短的涨得多点。
其实退休后才明白,养老金涨不涨、涨多少,最关键的是"稳"。去年涨98,今年涨76,看着少了,但只要年年有涨,钱包就不会瘪下去。我老伴儿前两年总担心"养老金会不会哪天不发了",现在看每月25号准时到账,她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昨天还跟我说:"要不咱把阳台那盆快枯死的绿萝救救?反正每月多76,买袋营养液够它活俩月。"我乐了:"行,你挑贵的买,别委屈了它。"
现在手机银行查账方便得很,我坐在沙发上,手指点两下就能看见账户明细。去年这时候,我还得揣着身份证去银行柜台排队,排半小时才能打流水单,现在动动手指就行。政府这两年在便民服务上确实下了功夫,连养老金到账都搞得跟发工资似的准时,比有些单位发工资还积极——我儿子在私企上班,上个月工资还拖了三天呢。
说到底,养老金是咱们退休人员的"命根子",涨多涨少牵动着每家每户的心。今年虽然涨幅小了点,但能感觉到政府是在尽力平衡各方需求,既要保证养老金池子不枯竭,又要让退休的老伙计们日子过得体面点。我有个老战友在东北,他跟我抱怨今年涨得更少,我才明白,不同省份情况不一样,湖南能在这种时候还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已经算是"给力"了。
最后想说,咱们退休的老家伙们,别总盯着涨幅跌了多少,多看看菜市场的新鲜菜,多摸摸兜里的养老金到账短信,日子不就这么过嘛。只要每年都能涨,哪怕涨10块,也比原地踏步强。毕竟,钱袋子鼓一点,心里就踏实一点,这日子也就更有盼头一点。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