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造车新势力即将迎来新玩家,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品牌正在悄然开启Capital Game的新篇章。在国庆假期期间,这家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递交了香港联交所的上市申请,拟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实现资本化进程。这种不发行新股、不募集资金的上市方式,像是一辆扶摇直上的“资本快车”,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让岚图以一种别样姿态吸引了市场目光。
与“钱荒”背景下急于融资的蔚来、小鹏们不同,岚图这次显然别有用心。它的真正目标,不是简单挂牌,而是通过资本化为母公司东风集团注入新故事,重塑市场对一家传统车企的价值认知。毕竟,东风集团如今已是港股市场的“冷板凳玩家”,市值长期低于资产,融资功能早已名存实亡。如果被资本抛弃是无奈的现实,那东风集团不得不另辟蹊径,讲出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新故事。岚图,这位自带“新能源光环”的后起之秀,成为了他们破局的最大筹码。
要知道,资本市场向来是讲故事的高手,但故事与数字从不是两张皮。岚图的招股书透露了一份看上去相当漂亮的成绩单:营收、毛利率齐齐走高,净利润也终于扭亏为盈。表面上,这是一个逆风翻盘的励志样本,然而细看你会发现,这背后的支撑却有些“虚胖”。比如2025年前七个月里,岚图靠政府补助拿到了6.42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147%;不仅如此,其收入中还有约20%来自给东风集团“内部卖车”。这不免让人怀疑,当“输血”和“补贴”占据关键位置时,岚图的商业增长能力是否真能持续?如果脱离了“大哥东风”和政府的扶持,它到底能不能扛住市场挑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岚图如今站稳脚跟,靠的并不只是自己一人之力。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后来者,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里找准了自己的发力点——MPV车型,并且得益于搭载华为的智驾技术与鸿蒙智能座舱系统,这个“先发优势”确实让它赚足了风头。然而,这一“强依赖”也带来了隐忧。当比亚迪、吉利等传统强者纷纷切入MPV赛道,华为的技术日渐成为众多车企的标准配置时,岚图在市场中的独立性将受到严峻考验。如果用户选择岚图的主要原因是华为加持,而不是品牌本身的吸引力,那这种模式注定难以走得太远。
而对于东风集团来说,在自身销量持续下滑近25%的背景下,重押岚图能否搏得一个转机?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岚图冲刺港股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品牌,它承载的是东风集团自身战略转型的愿望。在这场豪赌中,东风主动牺牲“大我”成全“小我”,着实令人拍案。只是,这场破局之战后,能否真正迎扩风光与未来,归根结底还得靠岚图走出“讲故事”的阶段,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护城河。
那么问题来了,岚图只是东风的价值赌注,还是正在掀起一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它能否兑现“成长新故事”的承诺,成熟到真正为资本写出光鲜亮丽的未来?这场东风回春的赌局,吃瓜群众,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