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刷朋友圈,感觉各路大神比我还忙,复盘的、预测的、给代码的,一片欣欣向荣,仿佛下周捡钱跟呼吸一样简单。
这景象特别魔幻,让人感觉我们炒的不是同一个A股。
别人都在畅想印钞机,而我只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正在吭哧吭哧地为下周的剧本吵得不可开交。
对,你没看错,现在的市场分析,与其说是严谨的经济推演,不如说是在赌下周哪部戏能成为爆款,谁是主角,谁是龙套。
先看宏观剧本,最大牌的演员当然是中美关系。
那边说协议快签了,我们这边回应说合作清单可以拉长一点。
隔夜美股那边,给出的反应很有意思,高开低-走。
这操作骚不骚?
翻译过来就是:嘴上说欢迎,身体却很诚实。
这就像一份体检报告,初步结论是“问题不大”,但市场这个老江湖非要凑过去,拿着放大镜看每一项指标,生怕肝上有什么藏着的阴影。
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的G点不在于那张纸签不签,而在于“合作清单”上到底写了啥。
尤其是那个卡脖子的问题,能不能松一松?
如果真能把之前勒紧的绳子解开,那科技股就不是简单的反弹了,那叫王者归来,强者恒强,直接上演“釜山行”终章。
但如果只是象征性地加购点农产品,那对不起,科技股的兄弟们该干嘛还干嘛,市场的热情也就仅限于此了。
所以,这个“利好”,目前还只是个预告片,正片内容是啥,鬼才知道。
接着看市场内部正在上演的剧本,主角切换得飞快。
前段时间,硬件科技股是当之无愧的“顶流”,服务器、光模块,讲的是AI时代“要致富,先修路”的故事。
逻辑简单粗暴,大家喜欢。
但任何故事讲久了都会腻,路修得差不多了,总不能天天修吧?
于是,硬件这帮卖铲子的,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开始喘气了。
那接下来呢?轮到挖金子的上场了?
AI应用端,什么KIMI,什么AI语料,概念一个比一个性感,故事一个比一个宏大。
这就是典型的剧本切换:基建搞完了,该讲商业落地的故事了。
故事很性感。
逻辑很骨感。
现实很操蛋。
这玩意儿能接力吗?
这问题就像在问一个刚出道的练习生能不能成为下一个天王巨星。
谁知道呢 FFS。
可能就是“一日游”行情,大家嗨一下就作鸟兽散;也可能真的踩中了时代的脉搏,成为新一轮上涨的发动机。
这种模式,本质上属于瞎积薄发,赌对了会所嫩模,赌错了下地干活。
下周就是大考,如果这帮应用端的兄弟们还能继续往上拱,说明有资金在认这个新剧本,值得深入扒一扒里面的利益链条。
如果直接熄火,那就当看了一场绚烂的烟花,别太往心里去。
市场炒作,从来不缺想象力,甚至可以说,想象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你看,明略科技在香港挂牌,暗盘直接翻倍。
这事儿跟A股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
A股最喜欢玩的就是“映射”游戏,说白了就是“攀亲戚”。
只要你跟牛逼的人沾亲带故,哪怕只是同村的,市场也愿意给你个面子。
每日互动、欢瑞世纪,这些名字立马就被贴上了“概念股”的标签。
这种操作的底层逻辑是啥?
是价值投资吗?
是深度研究吗?
都不是。
这纯粹是情绪和资金的博弈,比的是谁跑得快。
它就像拳击比赛,重点不是谁的拳头更硬,而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瞬间给他一记闷拳。
这种机会,来得快去得也快,属于典型的快种快收型机会,普通人想跟上节奏,难度堪比在高速上给自行车换轮胎。
除了这些神仙打架的科技剧本,还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剧本可能要上演——刺激消费。
没办法,昨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又有点拉了胯。
年底了,KPI还差一大截,怎么办?
总得想点办法。
这时候,消费就像那个常年坐冷板凳的替补队员,随时可能被教练喊起来热身。
当然,消费这个剧本内部也分流派。
白酒这种“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估计还得在地上趴一会儿。
它的问题不是缺钱,是缺信心和场景。
但旅游、餐饮这些就不一样了,憋了这么久,大家早就想出去浪了。
再加上假期效应,游戏、电影这些“宅家快乐源”也可能要出来蹦跶一下。
尤其是,AI应用的渗透,正在给影视和游戏制作“喂到嘴里”一些新东西。
AI生成画面、AI写剧本、AI当NPC,都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就像给厨子配了一把削铁如泥的菜刀,虽然最后还得看厨艺,但家伙事儿升级了,总归是好事。
如果AI应用真能搞出什么爆款游戏或电影,那才是真正的价值落地,比单纯炒概念要硬核得多。
最后,还有一个悬疑剧本,下周即将在乌镇上演——世界互联网大会。
这种大会,说白了就是科技圈的“大型路演现场”。
各路大佬齐聚一堂,表面上是“思想碰撞”,实际上是“肌肉展示”。
谁家的技术牛逼,谁家的产品能落地,谁能画出最大的饼,都得拉出来遛遛。
今年最大的悬念,无疑是深度求索和它那个传了快一年的R2模型。
这玩意儿从春天传到夏天,又从夏天传到秋天,现在冬天都快来了,还没见着影。
这次大会,它会不会透露点风声?
这就好比一部跳票了N次的电影终于要开发布会了,影迷们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如果真能放出颠覆性的消息,那相关概念估计会原地起飞,来个强力反弹。
但如果还是“敬请期待”,那大家就只能“下次一定”了。
所以你看,下周的市场,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宏大叙事、科技内卷、资金博弈、政策预期,几条线交织在一起,乱成一锅粥。
所谓的慢牛,不过是这锅粥在小火慢炖,时不时冒个泡而已。
在这种环境下,最重要的不是去预测哪个泡泡会冒,而是搞清楚每个泡泡背后的火力来源和熄火风险。
选对股站好队?
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是,大多数人既不知道自己该选啥,也不知道队在哪里。
与其听别人给你指点江山,不如多花点时间,搞明白这些剧本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人性博弈。
毕竟,在赌场里,看懂规则比押对大小,要重要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