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反俄”情绪越烧越旺。美国虽然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实际上却有些慢慢后撤的意思。相比之下,法国反而成了欧洲这场大戏里最活跃的主角。
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一段时间异常高调,不光鼓动欧洲国家考虑将部队送到乌克兰当“维和”,还大手一挥把幻影-2000战斗机送去了乌克兰手里。
作为欧盟里军事分量最重的国家,法国这番带头动作,很快让不少欧洲国家也跟着掏腰包搞起了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援。
但法国并不满足于台面上的动作,最近又亲自下场,给欧洲“反俄”这把火添了一把柴。
10月1日,外媒传来消息,法国特种兵直接登上一艘俄罗斯油轮,把整船人和75万桶原油都控制了。
要知道,这艘船上装的油其实是印度花钱从俄罗斯买来的,本来目标是直接送到印度,但现在被法国临时“截胡”,船已经被改道开往法国海军基地。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法国对“影子船队”的一次强硬表态。显然,法国这回是彻底豁出去了,摆明了要和俄罗斯杠到底,甚至赌俄罗斯会选择隐忍。
但法国这步棋到底是为了什么?有分析认为,这事背后其实藏着两层账。第一,法国有可能是在借机敲打印度。
因为这两年,印度成了“俄油欧洲转运站”,从俄罗斯买油后加价再卖给欧洲国家,赚得盆满钵满。法国和不少欧洲国家其实早就看印度不顺眼,觉得自己被坑惨了。
这次扣船,可能就是法国在给印度一点颜色看看。
第二层原因,恐怕是法国想借这个机会向美国示好。美国之前就公开放话,不允许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和俄罗斯做石油生意,结果印度完全不买账,照常进油、转手倒卖。
法国这次动手,明显有讨好美国、证明自己立场坚定的意味。
不过,法国这回真的是算盘打得太精了。毕竟俄罗斯可不是吃素的,面对这么明显的挑衅,俄方会不会选择沉默,还很难说。
而且印度这边也不可能忍气吞声,毕竟钱都花了,货还没收到,一朝被截胡,谁心里能舒服?不排除印度也会做出强烈反应。
法国一招下来,等于是同时把俄罗斯和印度都得罪了,局面一下子就变得危险起来。
要知道,法国这几年一直想在欧洲事务中当领头羊,既想讨好美国,又不愿放弃自己的利益,这种“两头下注”的做法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砸在自己手里。
更何况,俄印这两个国家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分量都不小,万一两国联手对付法国,后果很难预料。
实际上,类似的“海上截油”事件,过去几年在地中海和黑海并非没有发生过,但像这次这样由法国直接大张旗鼓下场,还是头一回。
以往欧美国家在制裁俄罗斯时,往往是通过金融、技术等手段绕着来,很少直接扣押实物油轮。这次法国主动亮剑,等于把游戏规则往极端方向推了一把。
不少欧洲网友看完消息后也炸了锅,有的担心这会刺激俄印联手反制,甚至让法国陷入孤立;也有人觉得法国总算敢硬气一回,替欧洲出了口气。
但更多人其实更关心:这事要是闹大了,油价还得疯涨,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现在的欧洲,其实已经被乌克兰危机和能源问题折腾得够呛。法国这回冒险出手,表面上是挺乌克兰、配合美国,实际上很可能只是想借机巩固自己的欧洲地位。
可惜,这种“出头鸟”行为,风险大于收益。万一俄罗斯和印度反击,法国不仅可能在经济上吃亏,还会在外交上变得更加被动。
说到底,国际博弈里没有绝对的赢家。法国这回出招,或许能赢得一时的掌声,但接下来面对的,恐怕是更复杂的对手和更难解的局面。
至于这场风波最后会如何收场,到底谁会被反噬,还得看各方的后续动作。现在,整个欧洲都在看,法国这步险棋到底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