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南山公园的社区活动,居民参与积极性高,社会和谐体现!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成为许多社区治理的重要课题。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的南山公园,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活动,不仅激活了邻里之间的互动热情,更成为展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一扇窗口。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总能看到老人散步、孩子嬉戏、青年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正悄然绘就。

一、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满足多元需求

1. 文体活动常态化 增强居民凝聚力

南山公园依托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公共设施,定期组织广场舞比赛、太极拳展演、亲子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居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也成为增进邻里感情的重要平台。尤其受到中老年群体欢迎的晨练团队,已发展成多个固定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关系日益紧密。

2. 节庆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社区联合公园管理方都会策划主题庆祝活动。例如元宵节猜灯谜、端午包粽子比赛、重阳敬老茶话会等,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温情。不少年轻人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儿时过节的味道。

3. 公益服务融入日常 提升社会责任感

除了娱乐性活动,南山公园还积极引入公益元素。每月一次的“环保志愿日”,吸引众多家庭报名参加;“爱心义诊进社区”则邀请三甲医院医生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咨询。这些服务不仅惠及群众,也激发了居民的奉献精神,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二、居民参与积极性高涨 彰显主人翁意识

1.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过去,部分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认为“事不关己”。但随着活动设计更加贴近生活、注重互动体验,大家的态度悄然改变。如今,在活动筹备阶段就有居民主动提出建议,甚至自发组建策划小组,真正实现了“我的社区我做主”。

2. 青少年群体广泛参与 注入青春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公园志愿服务中。他们协助维持秩序、发放宣传资料、表演文艺节目,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一些家长反馈,孩子参加活动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也学会了尊重他人与团队协作。

3. 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辖区单位以及社会组织通力合作,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例如,某超市赞助饮用水,艺术培训机构义务指导舞蹈排练,高校学生团队负责摄影记录。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极大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三、社会和谐的生动缩影

1. 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在一次次活动中,原本陌生的邻居开始打招呼、拉家常,甚至相约一起出游。一位退休教师感慨:“以前住在楼上楼下都不认识,现在不仅能叫出名字,还能一起喝茶聊天。”这种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 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不一样的早秋漫游季#

居民参与度的提高,反过来促进了社区治理水平的升级。大家通过微信群、意见箱等渠道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解决了停车难、照明不足等多个民生问题。管理者与居民之间的信任不断增强,形成了良性互动循环。

3. 成为城市文明建设典范

南山公园的成功实践,已被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它不仅是一个休闲场所,更是一座连接人心的桥梁,一个传播文明的阵地。

小舞台大幸福

南山公园的每一场活动,看似平凡,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笑容随处可见,温情无处不在。正是这些点滴努力,汇聚成了社会和谐的洪流。我们期待更多社区能借鉴这一模式,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度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