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亮出歼35后,五角大楼终于承认:百年海上霸权已终结

五角大楼的灯,想必又亮了一整夜。

那份关于福建舰的最新动态报告,估计是带着几分寒气被递交上去的。报告的核心内容很简单,几张模糊但信息量巨大的卫星图像,以及一段视频:一架外形酷似歼-35的战斗机模型,稳稳地停在福建舰那平坦宽阔的甲板上,正对着三条电磁弹射轨道的其中一条。这画面,安静得可怕。

电磁弹射,这四个字的分量,美国海军比谁都清楚。他们自己在“福特”号上为了这套系统折腾了多少年,烧了多少钱,走了多少弯路,至今都还没完全理顺。他们太懂这东西一旦成熟意味着什么了——更快的出动效率,更大的起飞重量,可以弹射预警机、无人机,以及最重要的,满油满弹的重型舰载机。

曾几何知,一艘美国航母战斗群出现在 किसी भी 海域,本身就是一种无需言说的外交语言。那是一种绝对实力的展示,一种“我可以随时随地将力量投送到你家门口”的傲慢。这种军事胁迫的底气,源自于近一个世纪无人能及的海上霸权。他们习惯了这种感觉,甚至将其视为理所当然。

可现在,情况有点微妙了。

当歼-35的模型出现在福建舰甲板上的那一刻,一个长期以来被西方军事分析家们挂在嘴边的“如果”变成了“何时”。这不仅仅是一艘航母和一款舰载机那么简单。这是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的远洋海军核心作战体系正在闭合。歼-35作为一款具备优异隐身性能的第五代战斗机,它的上舰,直接将对手拉到了和自己相同的技术水平线上。过去那种凭借F-35的技术代差,在亚太地区上空肆意穿梭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更让华盛顿那些战略家们头疼的,不是福建舰本身,而是它背后所展现出的那种可怕的工业能力和追赶速度。一艘航母的建成,背后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系统整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当他们还在为自己的造船厂缺乏足够熟练的工人而发愁时,大洋彼岸的造船厂里,巨型龙门吊下方的船坞里,永远有新的分段在等待组装。

这种追赶,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在你最擅长的直道上,硬生生追了上来,甚至开始和你并驾齐驱。

所以,所谓的“军事胁迫”逻辑,正在从根基上被动摇。当你引以为傲的王牌——航母战斗群,在面对一个同样拥有强大航母战斗群,并且还享有陆基导弹支援的对手时,它的威慑力还剩下多少?当你的F-35C在对方的歼-35面前占不到任何便宜,甚至可能因为体系支持的差异而落入下风时,你还敢轻易地把航母开到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吗?

答案不言而喻。那份连夜研究的报告,最终得出的结论或许会很复杂,会罗列上百页的数据和模型推演。但翻译过来,意思可能就一句话:那个单凭几艘航母就能压制一个大国的时代,结束了。

那片曾经可以随意驰骋的海域,如今有了新的守门人。而那个习惯了发号施令的角色,是时候学学怎么敲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