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狼覃部队有啥不寻常来历?雍正继位后狼覃部队去哪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康熙帝带领众皇子前往热河进行狩猎,期间却遭遇了一系列不寻常的事件。

起先是康熙当场撞破了太子胤礽与郑春华的宫闱丑事。

不久之后,一场“兵变”再次上演,太子的一名亲信凌普紧握着“太子的手谕”,率领着两千精兵,直朝热河行宫疾驰而去。

实际上,此次所谓的“兵变”不过是八阿哥胤禩与十四阿哥胤禵联手,暗中策划的一场旨在推翻太子的阴谋剧。

十四阿哥胤禵在模仿兄弟们的笔迹方面颇有造诣,堪称伪造信件的行家里手。他竟然冒充太子胤礽,伪造了一封看似其亲笔的手谕。而胤礽当时正因犯错而心神不宁,对此一无所知。

凌普的军队即将抵达行宫时,一名目光锐利的侍卫张五哥察觉到了不寻常之处,随即,张五哥迅速将这一异常情况告知了守候在康熙大帐外的阿哥胤禔,胤禔听闻后,慌乱之中又急忙上报给了康熙。

遭遇意外事件,众人无不感到震惊,幸而康熙帝阅历丰富,面对重大场面习以为常,他迅速启动应急措施,首先,派遣众皇子前往戒得居等候旨意;其次,指派张廷玉传达命令,让狼覃率部进驻行宫;再者,命令图里琛带领侍卫,保护康熙及其随从从烟波致爽斋迁移至戒得居。

这一突发情况揭示了神秘莫测的狼覃部队,考虑到事件发生之迅速,我们可以从康熙帝的命令中提炼出两个关键信息:首先,狼覃部队被部署在热河行宫周边地区;其次,康熙帝对狼覃部队深信不疑。

那么,狼覃所率领的部队究竟是怎样的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狼覃并非部队的名称,而是一个人的名字。他与魏东亭同属一类,均为康熙皇帝最早追随并参与诛除鳌拜行动的那批布库少年中的成员。

狼覃的军队并非众人所传的那样神秘莫测的特种部队,其之所以给人以神秘感,主要缘于其露面频率较低。实际上,这支军队是一支独特的野战部队,与常规驻防部队迥异,全由骑兵构成,规模大约在两万至三万人之间。

接下来,我们将对狼覃所率领的部队的起源进行详尽阐述,并探讨雍正帝登基之后,该部队所遭遇的最终命运。

狼覃是康熙朝初期跟随康熙诛除鳌拜的布库少年中的一员

狼覃的起源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并未详细描述,然而在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这部帝王三部曲中,却有所提及。原著小说中将其命名为狼瞫,但在此处,我们暂且沿用剧中的称呼。狼覃出身于上三旗的贵族家族,是皇室近亲的后代,因此,在顺治朝的晚期,这位年轻的狼覃被选拔进入皇宫,担任了侍卫的职务,并被安排在毓庆宫中执行任务。

顺治皇帝钟爱的董鄂妃不幸离世,使得顺治皇帝对尘世繁华失去了兴趣,心灰意冷地决定出家修行。在出家之前,他将自己年幼的第三子玄烨立为皇位继承人,并委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位大臣担任辅政重任,以辅佐年幼的玄烨。此外,顺治还将自己最信任、最得力的四位侍卫倭赫、西住、折克图和觉罗赛尔弼留给了年幼的康熙,以保障其安全与辅佐。

起初局势尚且稳定,然而随着索尼日渐衰老,鳌拜开始独揽大权,而遏必隆则摇摆不定,唯有苏克萨哈敢于挑战鳌拜,然而苏克萨哈的力量终究无法与鳌拜抗衡,于是他提出:“请求守护先帝的陵墓,以便能够保全余生。”

苏克萨哈主动请求负责为先帝守灵,实则意图让其他辅政大臣放手,以便康熙皇帝能够亲政。然而,他的这一行为却激怒了鳌拜。鳌拜本就不愿放弃权力,于是他趁机利用苏克萨哈言辞中的破绽,找了一个借口,擅自决定诛杀苏克萨哈的整个家族。

此后,鳌拜越发独断专行,康熙帝遗留的四大侍卫——倭赫、西住、折克图以及觉罗赛尔弼,均对鳌拜的行径感到不满,他们曾公然顶撞过鳌拜。因此,鳌拜心生怨恨,寻得借口,以他们在紫禁城擅自骑马为名,竟敢擅自将这四位侍卫处决。

倭赫身为毓庆宫的侍卫首领,而狼覃亦在宫中担任职务,倭赫对狼覃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照,二人情谊深厚。故而,当倭赫不幸遇害,狼覃将此仇恨铭记于心。

康熙目睹鳌拜日益骄横,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愿坐视不管,于是他表面上装作稚嫩无知,终日沉迷于嬉戏,与此同时,他暗中指使贴身侍卫魏东亭秘密招募并训练一批年轻且可靠的少年侍卫,为日后铲除鳌拜做好充分的准备。

魏东亭深知狼覃与鳌拜之间早有矛盾,于是便将此人纳入麾下,并挑选了毓庆宫中几位信得过的年轻侍卫一同加入。同时,他还联络了在热河皇庄结拜的义兄武丹、穆子煦等人,秘密而迅速地加强训练。

在诛除鳌拜的前一晚,康熙皇帝紧急召集了以魏东亭为首的一众年轻侍卫,对他们说:“国家正处于危急关头,恐怕会有鳌拜这个奸贼篡位夺权的危险。每当想到这些,朕内心犹如火烧,吃饭不香,睡觉不宁,半夜醒来,辗转反侧,忧虑不已。朕已经下定决心,要借助祖宗在天之灵的庇佑,捉拿鳌拜这个贼子。各位勇士都是大清的忠诚臣子,希望你们能够振作精神,竭尽全力,保卫朝廷的纲纪,安定国家的根基!”

这些少年侍卫激情满怀,纷纷表示愿意为康熙誓死效忠,康熙帝亦郑重承诺,若他们中有人不幸遭遇不幸:“朕将待你之母如同己母,待你之妻如同亲妹。”

最终,君臣一心,成功击败了鳌拜。可以说,这些侍卫与康熙之间建立了生死与共、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始终陪伴在康熙的身边。

平定三藩之乱之后,魏东亭被任命为粤、闽、滇、浙四省海关总督,穆子煦则担任了江宁布政使,武丹则被外放为两广总督,而狼覃则被派遣至喀喇沁左旗领军。总之,那些曾随康熙皇帝诛除鳌拜的侍卫们,均得到了晋升,并肩负起重要的职责。这些侍卫们曾与皇帝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日后自当获得美好的前程。

康熙之所以将狼覃委以喀喇沁左旗的军事重任,乃是为日后对抗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所布下的关键一环。狼覃所率领的军队,宛如深深植入蒙古草原的一枚钉子。

噶尔丹,蒙古草原崭露头角的新星,抱负远大,智谋过人。他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迅速崛起。具体来说,他对远离自己势力的部落竭力笼络,每年向这些部落首领赠送大量黄金;而对邻近的部落,则毫不犹豫地予以剿灭。

康熙洞察了噶尔丹的图谋,于是,在盛京接待东蒙古诸王之际,他对科尔沁部落的首领卓索图揭示了噶尔丹的企图。鉴于康熙早已知晓噶尔丹每年向卓索图赠送五万两黄金,他此举意在向卓索图发出警告。随后,康熙对卓索图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除犯有极重罪行外,可免死两次;子孙亦能免死一次;世代守护科尔沁地区;将喀喇沁左、中、右三旗之地划归卓索图部;此地设有满、蒙、汉军营旗,驻防的披甲人和绿营将佐,均受科尔沁王的调度;并且拥有直接向皇帝上奏密折的特权!

康熙帝以恩威并施的策略完全降服了卓索图,不仅让他继续收取噶尔丹的黄金,还计划待时机成熟时,诱导噶尔丹向东进发。然而,康熙帝也留了一手,那就是驻扎在喀喇沁左旗的狼覃部队。康熙帝赋予狼覃密折专奏的权力,并秘密命令他监视蒙古各部的所有动向,狼覃的部队如同蒙古各部中的一颗钉子。

在对抗噶尔丹的战役中,狼覃率领的部队表现英勇,立下了赫赫战功。噶尔丹之乱平定之后,康熙帝将狼覃的部队调至热河行宫周边进行驻防。这是因为,康熙帝每年都会前往热河行宫会见蒙古各部的王公和使者,并在那里进行狩猎活动。狼覃的部队驻扎于此,康熙帝感到十分安心。

雍正继位后,狼覃的部队去哪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狼覃率领的军队仅此一次且是首次亮相,那是在热河行宫的狩猎活动中。当时,凌普手持太子胤礽的手令,率领两千士兵突袭热河行宫,康熙帝立刻作出应对,派遣狼覃的部队火速进驻热河行宫,以保卫八大山庄。狼覃不负众望,率领一万两千精锐部队迅速抵达行宫,稳定了局势。这也是康熙帝之所以让狼覃的部队驻扎于此的主要原因。

自然,凌普所持的“太子手谕”实为十四阿哥所伪造,然而事发之急,来不及深入调查其背后的真相,于是康熙帝紧急派遣了他所信赖的狼覃所部前来保护自己,并且一次性封了四位亲王,其目的在于稳固整个局势。

热河行宫事件发生之后,康熙帝秘密下令将狼覃的军队调往承德地区进行驻防。与此同时,他还将曾伴随自己一同铲除鳌拜的另一位健在的侍卫武丹,任命为直隶的总督。在关键时刻,康熙帝依然最信任那些昔日的老臣。因为这些老臣他信得过,用得安心。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夺皇位之战异常激烈,因此,他将最信任的几位老部下安排到了附近的关键岗位。

然而,人生在世终有生老病死之时,小说中提及狼覃的年纪比康熙帝年长十余岁,狼覃在赴承德驻防三年后不幸病逝。那时,他昔日的部下亦纷纷离世,这让康熙帝深感悲痛。狼覃离世后,他所率领的部队仍旧驻扎在承德,只是主将之位易主,换成了康熙帝信任的另一位将领,至于这位将领的名字,则无人知晓。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康熙帝将皇位禅让给了四子胤禛,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皇位易主,原本属于狼覃的军队自然而然地落入了雍正之手。雍正登基后,面对西北边陲的紧张局势,那支昔日的狼覃部队便被调往西北,肩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

写在最后

总结来看,狼覃在康熙朝早期便随康熙皇帝一同剿灭鳌拜,成为其麾下侍卫的一员。他与魏东亭同列,均为康熙帝深信不疑且依赖的关键人物。他们随康熙共度生死,立下护驾的赫赫战功,故此,康熙帝后来将他们委以重任,外放担任地方高官。

狼覃所率领的并非人们口中的神秘特种部队,那个年代尚无特种部队这一概念。即便如此,特种部队的人数也并非如同传闻中那般众多。狼覃的部队主要由骑兵构成,它是一支与常规驻防部队有所不同的野战力量。

狼覃的年纪实际上比康熙帝要年长十几岁,所以当雍正帝登基时,狼覃早已离世。相应地,他所统领的军队自然也就随着皇位的更替,由雍正帝接手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