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拿破仑言:
“此处安卧着一位沉睡的巨匠,请让他继续沉睡。若他苏醒,必将撼动世界的格局。”
2012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所著的《论中国》一书中,他指出,近两百年间中国的衰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次短暂插曲,而非常态。
这两个案例是否是我国特意挑选出来用以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呢?
并不是。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存在模式深感难以理解,对于我国为何能够长期屹立不倒,他们显得尤为困惑。
自古以来,中国便屹立为一个雄伟的中央帝国,然而,强盛的帝国并非独属中华,西方世界亦曾涌现出数个堪比中国的中央帝国。
罗马、波斯、马其顿、拜占庭以及奥斯曼,这些帝国名垂青史,声名显赫。然而,尽管它们曾显赫一时,却终究未能长久。
即便是后来崛起的日不落大英帝国,最终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月圆缺,人悲欢。
世间之中,并无永恒昌盛的帝国。兴起与衰落,如同自然规律,当历经数百年的繁荣之后,偶有失策者挥霍祖业,导致辉煌尽失,亦是寻常之事。(本段并未涉及对川统领的影射。)
然而,欧洲的帝国一旦覆灭,便真正走到了尽头,其中无一得以复辟。
不仅已陷入四分五裂,而且即便分裂后的帝国,其民众对于重拾统一、恢复往日辉煌的帝国荣光,兴趣亦显得寥寥无几。
罗马帝国传承者已不再认同自身为罗马血统,亦无重返昔日罗马帝国辉煌的志向。
欧洲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源自罗马帝国的血脉,然而,若有人今日询问他们是否渴望复兴罗马帝国,他们恐怕会视你为异想天开之人。
日耳曼民族之众,唯有为同族而战,对为罗马帝国效命毫无兴致。
在欧洲,各国文化大多根植于血缘联系,而较为先进的文化体系则多基于宗教信仰来划分。
各民族均追求独立建国的梦想,而信仰各异的人们间常如冰炭不容,这正是欧洲当前所面临的现实。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然而,欧洲历经长期分裂与短暂的统一,真正实现的大一统时代屈指可数,且这一局面并未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普遍认可。他们普遍宣称,自己曾遭受过这个强大帝国的征服与侵略。
欧洲分裂力极强。
以昔日辉煌的日不落帝国为鉴,其版图曾横跨半个地球,无数土地隶属于英国之翼下。
分崩离析后,无人忆大英帝国。
爱尔兰家门口闹独立。
更有趣的是,爱尔兰民众普遍认为英国对其进行了剥削与残酷的镇压,坚信一旦独立,便能迎来美好的生活。
然而,对面的英格兰人却持有这样的看法:爱尔兰人既懒惰又贫困,被视为英国的负担。他们坚信,一旦将爱尔兰人驱逐出去,英格兰人的生活便能迎来新的美好。
就这样,英国未能守护住自家门户附近的爱尔兰,最终无奈见证了其被无情地分裂。
在分道扬镳之后,爱尔兰民众自感生活美满,英格兰同胞亦同感幸福,双方均对重新统一毫无兴致。
中国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
大一统文化
与欧洲长期分裂、短期统一的情形截然不同,我国虽同样经历着分分合合的变迁,却始终保持着长期的统一,而分裂的时期相对较短。
历经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我国历史舞台上屡现风云变幻。然而,每当一个朝代走向衰亡,无论新兴的割据势力盘踞于四川或是湖南,它们都将统一全国视为己任。
刘备东征孙权受挫之后,蜀汉实际上已丧失了统一天下的希望。若仅守巴蜀之地,做个自保的诸侯,或许还能多享几十年的人间烟火。
然而,诸葛亮却毅然决然地六次北伐祁山,逆流而上,即便生死攸关,亦不惜一搏,以求实现全国的统一,对于保守蜀汉的做法,他毫无兴趣。
诸葛亮逝去之后,姜维毅然接棒,即便面对重重困难,也咬紧牙关,坚决继续与魏国交战,以不负于天下百姓的期许。
数千载岁月流转,我国超过九成的时日都处于统一状态,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完整的超级帝国,其凝聚力尤为显著。
这让欧洲人难以理解,令人称奇。
欧洲人自身便处于分裂之中,而自他们扬帆远航,海外殖民全球以来,亦发现整个世界由无数零散的小国拼凑而成。
即便今日印度看似庞然大物,但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这片土地早已四分五裂。无数彼此独立的土邦争斗不休,疆域交错,陷入连年混战之中。
全球曾涌现诸多庞大的多民族古文明,然而,历经长期统一而未曾消亡的,唯有我国,堪称独一无二的特例。
西方的理论框架与文化模式根本不足以阐释中国长期维持“大一统”这一历史现象。
西方学者提出了一种说法:
中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一个国家,它更像是一层裹挟着深厚文明的伪装。《冲突论》,亨廷顿
正因为中国代表着一个悠久而绵延不断的文明,才得以历久弥新,未曾中断。相较之下,欧洲的帝国仅是单个国家的显赫时期,因而注定会有终结之日。
此言暗含了对我国的不无羡慕之情的欧洲视角,同时亦流露出了不纯粹的善意。
这句话有道理。
中华之魅力,便在于无论朝代更迭,每一段历史均认同自身属于这片土地。
随着王朝的衰落,无论哪位君王最终夺得江山,他们皆会宣称自己承继了前朝的统治大业,而非另立新国。
简而言之,胜负归属,即属中国;登基称帝,方为中华之子。
唐代的李世民,尽管身世带有胡人血统,然而在夺得天下之后,他却毅然决然地承认李耳——那位声名显赫的老子——为自己的祖先,声称自己是李耳一脉相承的直系后裔,以此手段来稳固自己的政权。
元朝乃蒙古族所建,当出身正统汉人的朱元璋颠覆元朝政权,建立新国之际,他所颁布的第一道诏令,便是明示元帝乃天命之子,承袭中华正统。
朕思,自宋朝的运势走到尽头,天命之子便在沙漠崛起,入主中原,成为天下之主。历经子孙百余年,如今这运势亦告终。四海之内,豪杰并起,争夺天下。朕身为淮右一介庶民,蒙受上天垂怜与祖宗庇佑,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得以汇聚英才于身边。于南郊之地,朕定下天下之号,名之曰大明。
这正是我国的传统法则,每遇新朝代崛起,必在法理上对前朝予以承认,首先确认其正统地位,继而阐明自身作为前朝合法继承者的正当性。
即便是元朝,亦享有此等礼遇,更遑论隋唐盛世之辉煌了。
无论您来自何方族群,自踏入这片土地,您便成为了一名中国人。
灭中国?那肯定不可能。
为何诸多朝代非得宣称自己是中华的一部分,而非自立为国,另行建立统治体系呢?
秦始皇。
嬴政实至名归始皇帝。
他的统治中国的时间虽显短暂,相较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等,更显短暂,然而,秦帝国却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制度遗产。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不仅实现了车轨同制、文字统一,更留下了一项非凡的创举——以和氏璧精心雕琢而成传国玉玺,并宣称得此玉玺者,便可得天下。
起初的宗旨虽在于证实自己乃天命所归,却在不经意间为全国各地的诸侯们奠定了“天下”这一观念的基础。
刘邦在创立汉朝之后,凭借着掌握的玉玺,为了彰显其统一天下的合法性,便将此观念反复强调,历久弥坚,贯穿了数百年的岁月。
最终,全国皆信。
在汉朝的衰落之际,袁术竟敢仅凭一枚玉玺便僭越称帝,声称“玉在掌中,天下尽属我”,此言一出,随即引发了各路诸侯的联合讨伐,最终落得个被合力剿灭的下场。
心中未曾明了自己分量轻重固然是实情,然而这亦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袁术坚信着握有玉玺之人便能掌控天下。
实际上,在秦汉两朝数百年的大一统宣传下,一块看似永存的虚拟玉玺已被悄然塑造而成。
昔日王朝衰落之际,唯有凭借事实与实力彰显“天命所归”之实,方能从道义上掌握先机,进而夺得象征权力的那方虚幻玉玺。
天下将纷纷响应,檄文即定。
新皇一旦确认这些地域的归顺,便承诺将对他们表示忠诚,同时确保地方势力明了,一旦降服,将如同子民般受到皇室的庇护与优待,从而消除了彼此间的猜疑。
继位之后,新君将再度掀起一番宣扬天命所赋的理念,声明自己依法理承袭了前朝所有权柄,此举无疑更有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
在天下动荡之际,诸多诸侯心怀胜算,纷纷鼓吹统一天下的理念。然而,直至察觉局势逆转,方才意识到悔改之晚,已难挽狂澜于即逝。
天下既定一统,新帝为巩固其统治根基,愈发重视并大力宣扬大一统的理念。
秦室开创了辉煌的先河,后世君主恪守并加强了这一制度,历时两千余年,终成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
毛主席言:“秦政法治久远”。
然而,在欧洲的帝国体系中,竟无一位皇帝曾践行此举,因此,这一传统亦未能在其间孕育成型。
在欧洲,国家之魂往往源于血缘与宗教的紧密联系,而在中国,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则构成了国家团结的核心力量。
中国或许暂历兴衰之变,却因永恒之火不熄,故而屹立不倒。
秦、汉、唐、宋、元、明、清,这些本系各自独立的辉煌帝国,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中,却皆被统称为“中国”,仿佛仅是更换了执掌天下的君主而已。
他国或许经历着兴衰更迭,而我国则独树一帜。我们并不言及崛起,而是坚定地宣称,我们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之巅,虽有偶尔的起伏跌宕,但终将重振雄风。
这见解既与拿破仑、基辛格的思考相契合,亦为欧洲众多思想家的主流观点。
全球唯一。
无国能与中国之凝聚力相提并论,我国一省之力,堪与欧洲诸国比肩。
广东人与湖北人,彼此间的方言交流都颇为困难,若置于欧洲,他们无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然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他们却都坚信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
若你向他们提出应各自建立两个国家,以期生活得更加幸福,他们或许会投来如同审视疯子的目光。
欧洲人难以置信,为何众多省份的中国竟能和睦共处,而中国人亦困惑,为何爱尔兰紧邻英国,两地本同根同源,共享一水之隔,却最终喜忧参半地分道扬镳,各自成立独立国家,他们认为分离能够带来更佳的幸福。
谈及民族融合与民心凝聚,中华文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翘楚,而美国的模式,即便竭尽全力,亦难以望其项背。
若一国之内的团结与共识薄弱,分裂在所难免。然而,中国从东北至海南,横跨整个大陆的辽阔地域,全体民众无不坚信自己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景象令西方世界深感难以置信。
出于自我防护的本能,他们断然不会认同是自己能力不足,反而倾向于将中国视为一个异类。
全球范围内,众多中小国家分立成不同的势力,而我国却展现出惊人的统一力量,其规模之大,令人不禁感到敬畏。
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传承,中华文化,历史赋予的独特遗产。
即便你洞悉了这一切的起源,想要模仿成功,至少也需要千年时光。
中华文化的包容力举世瞩目,一经认同,无论血统之异,无论信仰之别,皆可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若地球终至统一之境,担当此重任者必属我国。
即便他国再强盛,亦难以实现统一。即便占领了半个地球,一旦稍有衰败,即刻便会分崩离析。而那些分裂后的国家,毫无重新统一的迹象。
英美两国虽同根同源,共享相似的文化底蕴,然而,英国并未意图统一美国,同样,美国亦无统一英国的野心。
然而,在中国,情况则截然不同。新的一代踏上这片土地,只需经过几代人的中华文明熏陶,便能迅速承袭两千年的悠久传统,对大一统的理念抱有强烈的认同感。
强大,永恒。
若当年由中华文明执掌大英帝国的日不落帝国,即便走向衰落,那依旧会是日不落帝国,不过是更换了统治者而已。
这正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无论你是何方人士,一旦踏入这片土地,即刻成为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