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中直股份:被低估的航空王者,政策红利引爆增长!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简介

中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直股份),成立于1999年,2000年上市(代码:600038),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主营业务覆盖军用/民用直升机整机、零部件、通用飞机及新能源飞行器(eVTOL),是国内唯一具备直升机全链条研发制造能力的主机厂,市占率超60%。

(2)护城河与赚钱能力

护城河深度:✅ 技术垄断:AC系列民用直升机获中美欧适航认证,高原型AC332完成试飞;军工技术转化民用,军民两用平台成本优势显著。✅ 资源壁垒:控股哈飞、昌飞等6家核心子公司,资产重组后获30亿配套资金投入研发。赚钱难易度:⚠️ 毛利率偏低:2024年毛利率10.5%(军品占70%),净利率仅1.6%,主因航空制造成本率高达98.23%。但2025Q1净利率升至7.35%,成本优化显效。

(3)行业发展趋势

成长期特征显著:🔥 低空经济爆发:国务院政策支持低空物流、旅游,2025年全国通航机场目标超300个;🔥 军品需求:2024年国防支出+7.2%,“十四五”收官年军用直升机采购加速。

(4)行业竞争格局:一超多强

中直股份为绝对龙头:国内市占率超60%,全球市场面临西科斯基(美国)、贝尔(欧洲)竞争。民品突破口:AC系列2024年签81架订单,eVTOL技术对标亿航智能。

(5)行业系统性风险

政策依赖度高:军品采购计划性强,订单易受国防预算调整影响;技术替代风险:eVTOL适航取证若延迟(预计2027年),市值或折价10%。

(6)概念板块归属

核心概念:✈️ 低空经济(最强相关)、军民融合、航空工业集团、央企改革;📌 政策催化:2025年低空经济写入多省发展规划,公司AC332直升机参与山火救援获政府背书。

二、估值分析:军品稳增长,民品拓空间

(1)估值方法选择

✅ 相对估值法(PS+PE):适合高研发投入、利润波动大的军工企业;✅ 市净率(PB)辅助:资产重组后净资产增至162亿,重资产属性需考量资产质量。

(2)估值数据交叉验证

综合合理区间:500-650亿元(现市值323亿),对应股价61-79元。

(3)同行对比

中航西飞:PS 1.5倍 vs 中直股份1.02倍(2024年);亿航智能:PS 8.7倍(eVTOL溢价高),中直股份民品PS仅2倍,低估明显。

三、历史涨跌停表现

涨停特征:🚀 2020-2021年因军工行情、资产重组预期,股价3次突破60元(历史高点67.18元);📉 2025年振幅收窄(年内涨跌幅+2.85%),主因市场观望eVTOL进展。资金动向:2025Q1北上资金增持112.8万股,但5月主力净流出2217万,短期波动加剧。

四、风险排雷

(1)财务异常信号

应收账款高企:2024年应收款89.86亿(同比+76.4%),占营收30%;存货周转慢:存货140.75亿(+8.95%),或预示交付延迟。

(2)经营与政策风险

⚠️ 军品订单波动:军用采购占70%,若“十五五”规划调整,需求或断层;⚠️ 技术落地风险:eVTOL适航取证若推迟至2027年,估值溢价将缩水;⚠️ 负债率攀升:资产负债率64.68%(行业93分位),流动性承压。

(3)估值泡沫警示

当前PE 51.53倍,高于DCF估值206亿,短期业绩若不及预期恐回调。

五、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机遇

(1)国内政策红利

低空经济:国务院规划2025年建成500个通航机场,AC系列直升机抢占物流/救援市场;军贸突破:关联交易额同比+139%,直-9系列出口东南亚、非洲。

(2)国际竞争与周期

地缘催化:全球军费开支增7%,军用直升机外贸需求提升;技术周期:eVTOL全球竞赛(美国Joby、中国亿航),公司AR-E3000首飞在即(2025Q2)。

💎 总结

中直股份作为低空经济核心资产,短期看军品交付复苏(2025Q1净利+55%),中期看AC系列放量(订单81架),长期锚定eVTOL技术突破。尽管应收账款、负债率存隐忧,但估值修复空间明确(机构看涨至89元)。建议逢低布局,紧盯2025Q2的AR-E3000首飞节点!

风险提示: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开财报及券商研报,不构成投资建议。军工订单波动、技术落地延迟、宏观经济下行等风险或导致股价波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之星、公司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