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切的2%: 红牛解雇之谜现在解开了吗?

自迪特里希·马特希茨去世以来,红牛车队发生了很多变化——包括权力之争和霍纳丑闻案。

奥地利红牛集团于2025年5月31日易手的2%股权悬垂之谜似乎已经解开。据Autosport和Motorsport-Total的研究证实,即该交易实际上并没有像各种媒体报道的那样“突然改变权力平衡”。虽然奥地利红牛集团2%的股权从许书恩手中划给了一家瑞士信托公司——Fides Trustees SA。

这被媒体猜测为红牛解雇霍纳的真正原因,因为泰国人已经不再是奥地利红牛的控股股东,失去了否决权。而红牛集团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谁真正控制着 Fides 手中2%的股份?

于是,人们开始猜测:谁是Fides的幕后推手?毕竟许书恩失去这2%后,让马克·马特希茨(迪特里希唯一的儿子)和许书恩的股权都只有49%,其权利可能已经由泰国转移到了奥地利。

不过根据Motorsport-Total证实,这2%由许书恩授权信托公司管理,因此泰国人仍然控制着奥地利红牛集团51%的股份。但是,目前没有官方消息证实这一点。

然而,众所周知,奥地利红牛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于2022年10月去世,而根据协议,占股51%的许书恩成为奥地利红牛的控制人,他希望更多的参与奥地利红牛的运营和核心业务,甚至一度想把总部从奥地利滨湖畔富施尔迁至迪拜或阿姆斯特丹,但遭到奥地利方面的阻止。

一年以后,霍纳案爆发,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霍纳的个人丑闻,还包括红牛的内部权利斗争,霍纳想赶走马尔科,而奥地利方面则想解雇霍纳,最终大股东许书恩保住了霍纳,在方面奥地利大奖赛前夕,马尔科对外宣称“他即将被解雇”,随后维斯塔潘公开表态,如果马尔科被解雇,他将立即离开车队,甚至会拒绝参加当时的澳大利亚大奖赛。明茨拉夫被迫撤回了手中已经准备好的新闻稿。

而目前领导奥地利红牛集团的是马特希茨在世时指定的三位继任者,这三位董事总经理分别是亚历山大·基希迈尔(财务)、奥利弗·明茨拉夫(项目与投资,体育)和弗朗茨·瓦茨拉维克(饮料业务),在他们的管理下,红牛业务持续向好。

因此,许书恩放弃了参与奥地利红牛的业务,即他不再插手奥地利红牛集团的事务,最后,许多事情又回到了从前那样,只是现在有三个人决定而不是此前的马特希茨一人,但泰国方面仍将获得51%的利润。

许书恩将2%的股权让信托公司管理,也就意味着,如果董事会的重要战略决策陷入僵局,现在有一个独立机构可以向股东提供中立的建议。

这也导致了霍纳的走人,因为红牛股东之间一直存在分歧。马特希茨在世时,就曾想解雇喜欢玩阴谋的霍纳,而当时的车队绝对实权人物马尔科为了车队稳定保住了霍纳,在马特希茨去世后,霍纳一位马尔科失去了依靠,想要赶走他独揽车队大权,因此奥地利人再一次萌生了解雇霍纳的想法。

在股权重新分配后,许书恩最终选择了支持奥地利方面的想法,解雇霍纳。据传解雇的决议是由明茨拉夫提出的,当时参会的除了两位股东马克·马特希茨和许书恩外,马尔科也在场。而马尔科也是代表奥地利红牛和霍纳签订合同的人。

然而,无论如何,马特希茨去世后的风雨时刻已经结束,奥地利红牛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但F1车队却不一样了,在马特希茨去世后,大权独揽的霍纳被解雇了。

最后,2% 的转让可能不是政变,而是股东对奥地利红牛集团新订单的默契。在媒体猜测、人事动荡和战略决策中,一幅图景正在浮出水面,与其说是权力的突然变化,不如说是外交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