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份娱乐圈第一个爆,属于 95 花赵露思。
她先艾特经纪公司银河酷娱,虽一言未发,网友也嗅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随后发文控诉。
简单总结一下内容,赵露思年初生病时公司曾承诺会负责,但后续却要求赵露思对因病未能履行的工作进行赔偿,并未经沟通从工作室划扣资金。
赵露思想与公司谈解约,对方却以家人生病为由推托,因为她前年"愚蠢的"跟公司续约,目前还有 4 年经纪约在对方手中,所以现在公司那边完全不着急。
公司不愿意移交工作室经营权,又没有处理好剧组事务(疑似指《恋人》后续拍摄问题),导致赵露思可能要继续赔钱,还以封杀为由让她不要有动态。
最后赵露思以"我内核超烂 也不体面 但不用你们封杀我 我不干了"收尾,能看出来她已经下定决心与公司彻底撕破脸。
面对赵露思的控诉,银河酷娱方的声明姗姗来迟,且非常官方。
一句话总结:我们没违约,请艺人不要乱说话。
如果仅看双方的第一份发言,赵露思这边颇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她明显也被这份不痛不痒又形式化的声明创到,开始八连问。
从赵露思的语言处理能看出来是她对这场吵架是憋了很久了,但银河酷娱那边却很安静,基本上除了声明便没有任何发声,只是官博取关了赵露思。
舆论方面,似乎把舞台全留给了艺人。
于是便有了赵露思给素人留言。
赵露思直播。
还有番外篇于正点评赵露思事件(真是整个内娱都可成于正的宣发噱头啊)。
因为有网友怀疑赵露思一系列行为是想解约却不愿意付高额违约金,所以赵露思在直播中特地澄清她并没有想无代价解约,但需要"一个交流"。
对于未来,赵露思看得很开,觉得人生 3 万天自己已经过了 1 万多天,怎么过都是过,还用"大不了开个面店"调侃,想要告诉粉丝自己情绪和心态都很正常。
这便是赵露思与经纪公司目前网上对峙的内容。
围观完双方纠纷后,目前网上有两种声音。
一种以赵露思粉丝为主,纷纷控诉赵露思经纪公司银河酷娱黑心,催促公司早点同意解约,支持赵露思反抗职场霸凌,也心疼她的遭遇。
另一种以爱吃瓜的路人网友为主,但主流声音对赵露思挺不利,基本上都属于"有病情去医院,有冤情去法院"的支持者,对赵露思再次使用舆论解决问题很反感。
粉丝的态度大家基本上都能理解,当偶像与公司产生纠纷,且这个公司早就让粉丝不满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无条件支持偶像。
这里还是主要说说路人对赵露思的态度吧,可能很多粉丝会对网友态度感到意外,因为赵露思此次本人上场撕公司跟年初李明德手撕剧组有点相似。
但与李明德当时获得全网"点赞真男人"不同,这次多数路人网友对赵露思的行为都不太友好,这里面有李和赵咖位相差巨大的原因在,也有几个关键点。
一方面是赵露思对经纪公司的控诉,有很多地方站在路人视角很难与她共情。
比如公司要求赵露思共同承担违约金一事,在赵露思的视角,是公司违背约定把责任都推给了她,但在路人视角,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关系与普通打工人与公司的关系有所不同,他们更多是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收入也是公司与艺人共同参与分成。
所以无论大众概念里,还是合作协议,一般都是接到工作时是公司与艺人一起分钱,那么违约时,也是公司与艺人一起进行赔偿,是合理行为。
在赵露思晒出的聊天记录时在,公司方也向她强调"按比例赔偿是合法的"。
除非赵露思能证明公司书面承诺过全权负责赔偿,或者能证明违约是公司的责任,否则赵露思因为公司要求她付违约金的爆发,就显得很不占理。
另一方面,赵露思在舆论的"使用"上,已经给网友留下不太友好的印象,年初她生病后的小作文,便曾引发路人反感,觉得她在"表演"。
更糟糕的是,无论是年初赵露思生病,还是如今控诉公司,赵露思的发文更多是情绪输出,对自己的明确诉求与自己遭遇不公的证据,几乎都是欠缺了。
即使网友想梳理她的诉求都只能自行推测,且刚好猜中了,就像年初她因生病发文时,虽未提及解约,很多网友也看出来她对公司不满,有借舆论解约的意图。
如今正式撕破脸仍旧先采用舆论手段而非法律手段,很难不让人质疑是利用舆论。
但在赵露思与其粉丝的视角,是另一个味道。
从粉丝总结的信息来看,赵露思与公司的矛盾已经积压多年,早在 2019 年双方便有解约声音传出来,2023 年又疑似 7 个月未能进组,续约后才安排资源。
而在赵露思生病时的发文里,也提到自己曾因试戏不成功被领导以辱骂、殴打,这件事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创伤,此次的控诉里,赵露思也提及后悔当年未报警。
与其说赵露思控诉的是解约与赔偿纠纷,不如说,她是长期积压的情绪爆发,所以不想再忍耐,不想再由对方拿捏,想要不顾一切豁出去捅破此事。
客观来说,赵露思从生病开始,很多发文与问题的处理方式都太不专业了,主打一个:全是情绪,自损一千。
从理性角度,或者说从维护自己利益去解决问题的角度,作为明星的赵露思,目前最缺的应该就是一个专业团队给她做参谋,专业的处理问题。
比如生病问题。
赵露思的方式是病情确诊后立马摊开来说,洋洋洒洒倾诉一堆自己多年受到的不公和委屈,把生病治疗的整个过程都拍成"纪录片"发布出来。
于是,网友从最初的同情,变成了质疑和吐槽。
这样的方式既不利于她的健康恢复(舆论反噬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也不利于她未来的发展(合作方可能会对她的情绪问题产生顾虑)。
同样是抑郁症,只要还想继续在行业发展的明星,基本上都是在康复后,或者病情好转后才公开谈这件事,既给了自己休息空间,又展现了他们积极励志的一面。
即使受抑郁症困扰多年的马思纯,当网友明显察觉她病情有复发时,她也只是默默减产回归生活去克服,而不是在情绪脆弱时让舆论介入。
因为舆论太不可控,也因为他们还想继续保住这份工作。
赵露思的发文,可能把她自己的痛苦发泄出来了,却也给自己留了风险,这是她后续综艺仓促下线的一个很关键原因,她处理问题的方式留下了不好的舆情。
此次的解约事件仍旧如此。
赵露思觉得打官司费时费力,可能会被拖到解约才打完,但双方签字的合同在那里,即使使用舆论介入,如果对方坚持拖,同样解约不了问题。
就像夫妻闹矛盾,吵架的时候讲情,可真正到法院时,只能讲法律,即使有一方存在道德上的问题,在法律角度,也没办法来个爽快的净身出户。
明星解约,亦是如此。
内娱某个在合约上出了名不平等的公司,每次明星解约网友几乎都和粉丝一样清一水站明星,可拿到法庭,协议条款在那里摆着,明星同样要付高额违约金。
唯一能对明星有利的点,也只有拿出公司违约或存在违法违规、不公平问题的证据,这样才能为她在解约方面争取到真正有利的地方。
而赵露思亲自发文控诉的内容,以及她粉丝提出的"工伤"。
这些东西,更多是"感受"而非真正能经得起法庭推敲的东西,无论是否真实存在,拿出来控诉不仅会让她在舆论上吃亏,还可能把路人的支持推上了公司。
就像员工在公司遭遇不公平对待,收集证据跟公司谈判,或者诉诸法律都是对自己最有利、最能解决问题的,哭诉委屈却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对方得意地看你"发疯"。
如果赵露思还想保持自己在生病前的路人缘、上升势头以及行业发展前景,找一个专业的团队给自己谈解约,处理形象问题,非常重要。
按她现在纯靠自己情绪输出的打法,对手只要静默就可能躺嬴。
当然,这些都是从理性解决问题的角度,赵露思和粉丝有很多言论在路人来看非常不理智,但有一点挺符合常态,就是很多时候,让我们一直保持理性太难了。
有时候,当事人未必不知道情绪发泄对自己不利,可当所有的憋屈和气愤都怼到了心口,与前途和利益相比,可能很多人更希望能先把气吐出来。
尤其是情绪本就处于低落痛苦中的人,理性固然有利于未来,感性却能解救当下。
只是,代价太大,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更多。
还是建议赵露思在解救当下的自己时,不妨也找一个专业团队给自己的未来做个参考,那么多年的演艺之路,那么年轻的演员,路还很长,挫折未必就是死巷,不妨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