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叶剑英召见秦基伟,对他慰勉道:这几年没有白靠边站

【前言】

1969年10月的某天,秦基伟遭“下放”,去了西湖农场,女畹江跟着他。到了农场,他被安排到种菜班。那会秦基伟54岁,以往能在战场上指挥大批军队,现在却得在菜地辛苦劳作。

在连队那会,秦基伟这人特别乐观、开朗,跟小战士们相处得那叫一个热乎,完全没架子。过了好些年,秦基伟又回到部队当领导。在叶剑英老首长眼中,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浑身透着“朝气蓬勃”的劲。

【秦基伟去了北京,妻子把女畹江送去陪他】

打1953年4月起,一直到1966年6月,秦基伟在云贵高原上干了差不多14年。50到60年代那会,南方边境可不太平。想想看,要是没支厉害的部队守着,也没个得力的指挥官,那老长的边防线咋能守得住?秦基伟身为昆明军区司令员,那感觉,肩上的担子重得像有千斤!

秦基伟到好些边防要地亲自去看了看,一下就察觉到,要是通讯跟交通运输问题不解决,几十万部队就只能窝在山里。真到突然打仗时,根本没法及时调动。说干就干,他马上和地方党政部门一道,指挥部队搞营房建设,修公路、建机场,还铺设电话线。

上世纪60年代,印度支那那地战火越烧越旺。咱云贵地区,一下子成了抗美援越的重要基地,出国打仗的部队都从这进出。这时候,秦基伟指挥得相当漂亮。秦基伟心里明白,得好好谢谢地方政府,特别是当时担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给了他工作上极大的支持。

1966年春天,云南省委大院被人冲击。秦基伟没犹豫,直接把阎红彦接到昆明军区大院,就想着给他找个安稳地方,好接着领导云南省委干活。

秦基伟心里明白,这么做没准会招来麻烦事。可他寻思着,在这节骨眼上,自己得尽到一个老共产党员该有的责任。再说了,阎红彦还身兼昆明军区政委,住军区那不是理所当然。

9月的时候,阎红彦住进了昆明军区的八号楼。秦基伟考虑到安全问题,特意让云南省军区副政委王银山负责阎红彦的护卫工作。这王银山可不简单,战争年代跟着秦基伟南征北战好些年,秦基伟对他那是相当信任。

1967年1月,秦基伟接到王银山打来的电话,被告知阎红彦去世了。听闻这消息,秦基伟心里别提多难过,对老战友的离世,满是惋惜。

正月初四,秦基伟还陷在伤痛里头,冷不丁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说专机都派去接他了,催他赶紧去机场。这事来得太急,秦基伟连跟老婆孩子告个别都没顾得上,就匆匆往北京赶去。

飞机在南苑机场落地后,秦基伟乘车来到京西宾馆。这京西宾馆可不一般,那是中央军委专门招待高干的地方,在当时的北京,那客舍条件一流。秦基伟每次来北京开会,都在这住。

秦基伟住下后,过了几小时,又过了好些天,中央都没人来找他谈话。秦基伟心里犯嘀咕,这是咋回事?后来他反复琢磨,才明白原来是周总理出于保护他的目的,特地把他接到北京,这份用心可真是良苦。

秦基伟经历了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打仗那会忙,和平年代也没闲着。天天不是开会、批文件,就是指挥作战、去部队视察。可现在突然清闲下来,他根本适应不了。

这年五一节观礼,周总理点名让秦基伟上了天安门,报纸上也登了他名字。可就这么着,他还是没工作干。秦基伟在北京心里憋闷得慌,隔三岔五就给家里老婆写信,每封信都跟家人说,得信党,信毛主席。

多年以后,秦基伟的女畹江回忆讲道:

爸爸当年写的家信,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实在没啥看头。可别小瞧这些话,里头可全是他的真心话,处处都透着他对党那是真心实意的忠诚,不管啥时候都毫无怨言,这也正显出他人格咋样。

秦基伟长时间待在北京,妻子唐贤美怕丈夫孤单,就把14岁的女畹江送到北京陪他。可畹江在北京没户口,光靠秦基伟一人的粮票根本不够。每天天不亮,秦基伟就出去跑步,跑完就在外面吃碗馄饨,为的就是省下粮票。再加上老同志们帮忙,畹江吃饭的问题这才解决了。

畹江一来,就像给秦基伟心里照进一束光。

1968年3月,秦基伟带着女,被弄到了海运仓总参一所。到那一看,嚯,好多老将军都在,像宋任穷、李志民、陈再道、钟汉华、左齐,足有几十号人。就这么着,秦基伟在这又待了一年半。

【秦基伟和女畹江在农场的生活】

1969年的某一天,秦基伟突然接到通知,叫他麻溜收拾东西,马上准备离开北京。秦基伟把自己的事弄完后,就跑去帮独臂将军左齐整理行李。您想,左齐就一只胳膊,面对那一大堆东西,又烦又愁,别提多窝火了。还好秦基伟来帮忙,左齐这心里才稍微舒坦了点。

出发三天后,秦基伟带着女到了长沙,接着就被安排在招待所住下。第二天,湖南省委的一位副书记和副省长找上门来,直接跟秦基伟说,要他去汉寿县西湖农场劳动。秦基伟听了就琢磨,自己本就是劳动人民出身,大半辈子都在打仗,可也一直没离开过劳动。

1958 年秦基伟当上军区司令员后,可没摆架子,直接跟战士们一块挑土去修水库了!

秦基伟他们那个班,总共八个人,是专门负责种菜的,住的地在营区外头的菜园子里。

那时候,正是农历八九月,赶上秋种。班长头一个给秦基伟安排的活,就是犁地。

犁地这活,秦基伟熟得不能再熟,打小就干过。现在,算是又捡起这老本行。可这时他都54岁了,哪还能跟以前年轻力壮的时候比。但秦基伟干起来那叫一个卖力。战士们瞅见这位被叫做“老秦”的老同志,犁地手法麻溜得很,都惊得瞪大了眼。

当天收工歇着的时候,几个小战士一下子就把秦基伟给围住了,你一言我一语地问起来。其中一个直接就问:“老秦,你之前在哪干活?”

秦基伟满脸笑意,直接说道:“和你们没啥两样,就是去当兵呗。”

还有人问:“你以前当的是多大的官?”

秦基伟只是笑笑,没吭声。这时候,旁边有个人搭话:“老秦估摸比咱们营长年纪大些。”

秦基伟一听,有点愣住了,赶忙追问:“为啥这么讲?”

那战士一脸笃定地讲:“我瞅着你可比我们营长威风多了,营长喊你老秦,那态度客气得很。”

秦基伟一下子被逗乐了,打趣道:“敢情我这是师级单位下属农场的场长,级别跟副团长差不多!”

战士们纷纷点头,都在说,没想到秦基伟那犁地的本事这么厉害,敢情以前是农场场长!

秦基伟在农场那阵子,活干得可不少,可待遇却跟之前没法比。他女畹江住营部,他自己,就和战士们一块住。

秦基伟住的那房子破破烂烂的,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热得像蒸笼,蚊虫还特别多。而且吃的方面也糟糕透顶。部队驻地离集镇老远,连队每天都得派人出去买菜,在那时候,肉简直就是稀罕玩意,难得能吃上一回。

折腾了好几个月,又累又缺营养,住得还差,秦基伟身体太需要补补脂肪和蛋白质了。可这时候,班里有人开小灶偷偷吃肉,秦基伟压根不跟着干这种事,直接说自己肠胃难受,实在没胃口吃。

秦基伟对这事啥态度?就是既不吃,也不去打听,更不会说啥。秦基伟心里明白,这么做,确实不值得鼓励,可又多少能让人产生点同情。

战士们跟秦基伟待久了,从他平时说话做事,就猜出他根本不是啥农场场长,而是个大官。秦基伟对自己那要求一直贼高,哪怕就是种菜,也非得争个第一不可。

这时候,秦基伟琢磨起种模范瓜这事。一般人种瓜,就按老法子,挖坑、埋土就完事了。可秦基伟不一样,他那叫一个用心,挖的坑又大又深,往坑里放了好多养料,再盖上土让它发酵。瞅准合适的时机,才把种子种下去。

给瓜苗浇水这事,秦基伟那可是时间掐得准,分量也把控得严。

等冬瓜熟的时候,您猜怎么着?秦基伟种出来的冬瓜,那可太惊人了,架子都快被坠塌!打那以后,不管是谁从秦基伟的瓜地路过,都会忍不住惊呼: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冬瓜!

后来,连队专门挑出秦基伟种的模范瓜,其中有个瓜,好家伙,重达37斤!直接就拿到广州军区去展览了。秦基伟知道这事后,心里那叫一个美。

之后,秦基伟回想在农场干活的那段时光,讲道:

对我来讲,参加劳动压根不算难事。我打小就干惯了活,对农活熟悉得很,从心里也乐意干,干完还觉得特充实。

秦基伟倒是没太往心里去,寻思着就算当不了司令员,换个地,在田里头咱也能闯出一片天。但让秦基伟心里揪得慌的,是女畹江。

畹江打小日子过得优渥,可一到农场,就麻溜地投入到劳动里。秦基伟,一方面为女的坚强和贴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耽误闺女学业自责得很。

有一回,在去田里干活的路上,秦基伟喊住女,直截了当地说:“闺女,爸爸琢磨老半天了,你还是回昆明念书去!”

畹江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会,她斩钉截铁地说道:“爸,我不回昆明,我就陪着你!”

老话说,爹妈疼孩子,那肯定得为孩子长远打算。秦基伟一番劝说,畹江最后还是从农场走了。

过了好些年,畹江又回到了当初那个农场。她跟身边陪着的人,讲起了以前的事。她说,头一回干活,就得挑着农场的饲料到地里,还要插秧。她以前压根没干过这活,可一瞧见父亲那眼神,既心疼她这个闺女,又盼着她能争点气做出个样来,一下子她就觉得浑身是劲,干得像模像样的。

送走女没多会,1972年3月时,秦基伟费了好些周折,才被接到长沙医院,治在农场干活落下的肩周炎。

【叶剑英召见秦基伟,对他慰勉道:这几年没有白靠边站】

秦基伟在去长沙的途中,瞧见一家水饺店。他径直走了进去,大快朵颐,最后竟吃了40多个饺子才作罢。

秦基伟在医院把伤病治好后,左等右等,就是没接到回西湖农场的通知。没过多长时间,他和几位老同志一道,被安排到宁乡县一个叫灰汤的地调养身体。

灰汤这地,吃的住的都不赖,还有热乎的温泉水。跟以前那西湖农场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过了几天,秦基伟的老婆唐贤美领着三个孩子,大老远从云南赶到灰汤来看他。一家人都分别好些年了,这回可算能平平安安聚一块,秦基伟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有一天,秦基伟跟老婆讲,只要能让他出去工作,哪怕就当个省军区副参谋长也行。他还说,这几年落下的那些文件、材料,他都得好好学、好好研究。说到底,秦基伟心里头一直就惦记着部队,压根没放下过。

秦基伟快六十岁了,可声音响亮,头脑清楚着。他一心就盼着能再回部队工作。1972年8月,好消息终于来了。就在这时候,总政治部先后两次派人到灰汤,找秦基伟谈话。

没多久,1973年4月的时候,中央军委让广州军区的一位政治部副主任跑到灰汤,专门陪着秦基伟回北京。

这次往北走和1969年冬天往南去可大不一样。那年冬天往南走,就一个小排长跟着。但这回,可是一位正军职的高级军官护送。

秦基伟到北京没多长时间,就赶上了“五·一”节的游园活动,还收到了邀请去参加。结果第二天,新华社公布参加游园的党政军高级干部名单,秦基伟的名字赫然在列。

打这之后,秦基伟家里又开始热闹得不行。老战友、老部下一批接一批地跑来探望,那关切劲,问这问那,啥都操心。

这一年,中央开了个工作会议,秦基伟也去参加了。就在这会上,秦基伟见到了周总理。秦基伟对总理那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他心里清楚,总理为了护着他,费了老多心思。当时,秦基伟瞅见总理面容憔悴、身形消瘦,忍不住眼眶就湿了。但那会,秦基伟压根不知道,总理都已经患上癌症了。

只见周总理径直走过来,握住秦基伟的手,直接就问:“想不想来国务院上班?”

秦基伟一脸恭敬,赶忙应道:“组织咋安排,我就咋干。但我文化水平确实不咋地,就怕这工作我干不了。”

周总理听完,点头示意,没再多说啥。总理大概心里也明白,秦基伟这人,就是更适合在部队里头干事。

过了没几天,主持中央军委日常事务的叶帅把秦基伟叫了过来。叶帅一见到他就说:“你这状态看着不错,活力满满,这几年靠边站的时间没白费。”

秦基伟虽说干活挺累挺辛苦,可好在没被政治风波给牵扯进去。

叶帅跟秦基伟讲:“中央定了,让你去成都那边工作。”1973年7月,秦基伟就以军区司令员兼军区党委书记的身份,坐飞机到了成都。

秦基伟在成都军区那两年零俩月,工作可太难了,不过他咬着牙也挺过来了。1975年10月,上头下命令,调秦基伟去北京军区当第二政委,还兼任军区党委书记。

1977年9月,上头任命秦基伟为北京军区第一政委。可才过4个月,他的职位又变了,成了司令员,还当上了党委第一书记。

1988年,秦基伟当上了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就在这同一年,他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虽说将军职位升高了,可还是跟以前一样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