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发生一起游客被宰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名女子与家人旅游期间,经不住出租车司机的热情推荐,前往某餐厅用餐,结果遭遇高价宰客,4道普通海鲜菜品被收取1500元天价。
事发当天,女子一家入住当地民宿后外出就餐。拦下一辆出租车后,司机极力推荐一家"物美价廉"的海鲜餐厅。在司机再三游说下,女子勉强同意前往。然而到店后,餐厅老板不由分说就安排了4道菜品:油螺辣炒638元、龙顶清蒸520元、马蹄238元、贵妃辣炒177元,合计1573元,最后"大方"地抹去零头收取1500元。更令人费解的是,老板还执意要求女子在菜单上签名确认。
事后女子回到民宿,经老板提醒才惊觉上当。通过查询某点评平台发现,当地同类餐厅人均消费仅100元左右,而该餐厅周边餐馆的海鲜菜品价格普遍在100-300元之间。显然,这是一起典型的旅游宰客事件。
从法律层面来看,该餐厅存在明显的违规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餐厅未经同意直接安排菜品已构成侵权。同时,商家有义务事先明确告知商品价格和服务内容,该餐厅未明码标价的行为涉嫌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女子在菜单上签名确认,但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撤销。女子在不知真实价格情况下签字,不能成为商家推卸责任的依据。若查实餐厅存在故意虚高定价、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还可能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依法主张"退一赔三"的赔偿。
这起事件折射出旅游市场存在的宰客乱象。某些不良商家打着"特色美食"的幌子,与出租车司机等形成利益链条,专门坑骗外地游客。这种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会严重破坏当地旅游形象。
消费者可以通过保留消费凭证、拍照取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并向当地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同时提醒广大游客,外出就餐时要提高警惕,选择明码标价的正规餐厅,对司机等人员的"热情推荐"要保持理性判断。
旅游城市的良好口碑需要各方共同维护,任何宰客行为都是杀鸡取卵的短视之举。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真正赢得游客的认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欺诈行为,为游客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